第125章 休息幾日(1 / 3)

第四百零二章 劍拔弩張

熙寧六年四月正是草長鷹飛的時節,王靜輝一家帶著潞國公趙煦殿下來到杭州不過才兩三天,汴都情報局便傳來一個消息——磨古斯聯軍在龍化州大破遼軍,五萬守軍被殺得屍橫遍野,而駐守在儀坤州的遼軍救援並不及時,導致龍化州被磨古斯所占領。

王靜輝雖然避居江南,但是大宋統治高層還是不會忘記他的,尤其是大宋在遼國事務上其政策幾乎都是王靜輝一手創立,並且後續對遼國的攻擊手段也是王靜輝所製訂,盡管他人不在汴都,但在遼國事務上的發言權是非常有權威性的。

可是令皇帝趙頊非常失望的是,王靜輝沒有對此作出任何回答,隻是重申了幾個要點——對於契丹人以外的遊牧民族可以扶植但不能夠讓他們強大到可以獨立滅遼的地步;對遼國的目標主要還是在於削弱其實力,重中之重便是迫使遼國調動南京道燕雲地區的三十萬守軍;剩下的一點便是大宋既要削弱遼國,又不能夠讓遼國覆滅的太快,隻是取其燕雲足矣……

“先生,這些要點好生奇怪,可以說是很矛盾嘛!”趙煦對王靜輝問道。

王靜輝將上好魚餌的釣線擲到遠處的水麵笑著說道:“有什麼可矛盾的?這些不過是出於大宋的需要,戰略層次上要有高遠的目光,為政者須知戰略上一次失誤可以葬送戰術上的一百次成功!”

“弟子明白了,不過先生給父皇的回信中這三個要點確實讓煦兒很是疑惑,尤其是取燕雲又不能讓遼國滅亡……要知道滅遼統一天下乃是太祖太宗皇帝的遺誌,現在可以說是大宋百年來最好的機會,放過這個機會難免有些太過可惜了!”趙煦垂手恭敬的說道。

“遼國遲早是要覆滅的,不過現在卻不是一個很好的時機,因為我大宋並沒有做好完全繼承遼國疆域的準備!大宋取燕雲從戰略上來說是得到了一個對抗北方遊牧民族入侵的堅固防線,以大宋守城水平來說隻要在其險要之地構築堅城足以對抗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並且燕雲十六州乃是遼國農業之根本,失去燕雲十六州後遼國國力會進一步衰退,以後就更不是大宋的對手了,覆滅隻是看大宋的意願而定……”

王靜輝放下魚竿笑著繼續說道:“煦兒可知遼國疆域有多大麼?”

“先生說過,遼國的疆域乃是大宋的三倍有餘……”

“是啊,遼國對於大宋來說實在是太大了,它的人口雖然比不了大宋多,但它的種族數量卻遠勝於大宋,大大小小的部族難以統計,其實契丹人估計也就占了它所統治疆域人口不到三分之一,有效控製區域也不過才四分之一左右。大宋滅遼不單單是為了完成太祖太宗的遺誌,更重要的是將遼國所有為我大宋所用,不敢說能夠全部把遼國的疆域繼承下來,隻需把握住遼國的南京道、西京道和中京道這三道即可,即便如此這三道加起來的麵積也是大宋的二分之一了!”王靜輝說道。

“可是契丹人終究是我大宋的宿敵,留著它反而有夜長夢多之變!”

“大宋滅亡遼國必須有把握來繼承遼國的這南京、西京和中京道,最不濟也是要完全占領南京道和西京道,還有中京道的南部,這是契丹的精華。現在留著遼國隻是讓遼國來替代大宋承受阻卜人或是其他什麼遊牧民族的衝擊,是以大宋不出手,一出手必然是有能力滅掉遼國的同時也迅速把握住這三道的領土,這樣才不會白白便宜了其他遊牧民族來繼承遼國的精華!”王靜輝笑著說道。

“先生所說的盡最大可能來調動遼國駐守在南京道和西京道的三十萬大軍,也是為了大宋能夠一舉拿下這三道而做準備吧?!”趙煦問道。

“嗬嗬,不錯!不過這次阻卜人攻克了龍化州,顯然遼國統治高層為了應付眼前的危機,有很大的可能會調動宋遼邊境的守軍,這些軍隊才是遼國軍隊中的精華啊!根據大宋情報局所掌握的情報看來,這三十萬守軍很大一部分都是駐守在南京道,隻有五萬駐守在西京道,加上燕雲十六州基本上就占據了遼國南京道的二分之一,所以一旦大宋兵發燕雲,順勢奪取西京道和南京道是勢在必行的,這樣也可以遙遙呼應新收複的西夏領土,由此連成一條新的防線!”王靜輝笑著解釋道。

就在王靜輝和趙煦談論遼國局勢後不過才一個時辰,王靜輝在杭州西湖的別院中一隻信鴿衝天飛去——這是他身邊的趙公公按照趙煦的意思寫成節略向汴都開封發去的信件。對於周邊的人王靜輝的態度是十分寬鬆的,隻要不妨礙他和妻子的生活,他是不會管這些雜事的。而且身為駙馬,在大宋政壇中又有著很特殊的地位,王靜輝也非常有覺悟,他從來不管自己府邸中家丁的來源,這些都是交給趙公公去管理的,至於召進來的人他是心知肚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