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互鬥
福寧殿上皇帝趙頊大大封賞了涅心,不過因為涅心所從事的工作需要極高的保密程度,所以並沒有對外張揚,而涅心在遼國呆了十數年,在這麼多年中他並非所有的時間都是在大定府渡過的,因為王靜輝的指示他也往東京道去了很多次,並且成功的和那裏王靜輝所布下的情報網絡接頭,並且通過自己的身份給予那裏的情報員大量的幫助。正是因為涅心的經曆,他對遼國的情況了如指掌。
對於遼國的情況,通過大宋布在那裏的情報網絡,汴都開封對那裏並不陌生,可是紙麵上的情報哪裏有親身感受更加深刻,皇帝趙頊深知這個道理,可惜因為路途遙遠的緣故,加上那裏的情報人員想要回來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所以汴都開封大都接受的是紙麵情報,情報員返回汴都開封直接彙報是很少有的,像涅心這樣在遼國大定府統籌安排大宋在那裏的情報網絡,這麼高級的情報人員返回更是不容易。皇帝趙頊向涅心大量的問詢遼國現在的狀況,涅心都從容不迫的作出了回答,這一問一答之間甚是流利,讓皇帝趙頊對涅心的能力有了很大的認識,也更加賞識涅心的才能。
在熙寧七年那場北伐戰爭過後,遼國實力大損被大宋逼不得已放棄了長城以南地區還有整個西京道,但是時過八年之後,遼國在這八年當中韜光養晦也確實恢複了不少實力,但是和大宋相比實在不值一提。不過大定府可不像汴都開封那樣有著完善的情報網絡,他們對大宋的內情幾乎一無所知,二十年前的時候遼國商人在大宋的也有不少,但是經過宋遼戰爭過後,遼國商人隻能夠在長城以北三十裏處所設的各大椎場和大宋進行貿易——通過戰爭遼國簽訂了大量的不平等條約,其中對於商業上的一些規定就是大宋商人可以深入遼國做生意,而遼國商人隻能夠在大宋所指定的椎場進行貿易。
這樣的不平等條約使得遼國對大宋的情況知道的很少,不過遼國也不是沒有做過努力,在魏王耶律乙辛和張孝傑的強烈建議下,遼國也成立了類似大宋那樣的情報局機構。可惜遼國的情報局所構建的網絡基礎是在馬人望的商業係統之上,馬人望在遼國情報係統中的地位不低,這就造成了遼國情報係統工作效率低下,本身大宋情報機構中的皇城司就有很強的反間諜能力,再加上遼國內的大宋高級間諜,使得遼國隻能夠在大宋建立有數的幾個情報站,這些還都是在大宋皇城司眼皮底下受到嚴格的監控。
耶律乙辛和張孝傑之所以這麼強烈的建議遼國也必須有自己的對外情報網絡,也是因為涅心他們私自對耶律乙辛的那次敲詐,經過那次敲詐之後,八年之中涅心他們每年都會在這兩人身上得到大量的好處,光是黃金和白銀等貴重金屬就數不勝數——這也是大宋興國銀行黃金和白銀的重要來源之一。作為受害者自然不願意看到這種狀況,張孝傑雖然有過“家有萬兩黃金”的豪言,但是涅心正是以這句話為依據來敲詐張孝傑和耶律乙辛的,每年獲得的好處不下一千五百兩黃金,八年下來張孝傑家的“萬兩黃金”也有些吃不住了。
是以耶律乙辛和張孝傑成立遼國情報機構最主要的任務便是出手對付大宋情報局,不過他們對大宋情報局既是恨之入骨,又是怕得要死,情報機構組建的哪一天涅心還派人上門給耶律乙辛和張孝傑“道喜”,順便又開出了一張黃金千兩的“罰單”。
由於涅心這樣赤裸裸的威脅,所以遼國情報機構便沒有把反間諜任務作為首選,而是想辦法來獲得大宋的情報,在這上麵馬人望又毛遂自薦希望以自己的產業為基礎來構建遼國在大宋的情報網絡。耶律乙辛自然對馬人望讚許有加,不過除了馬人望之外,遼國還采用了多條線路並進的舉措,可惜有了馬人望除了他自己這條線沒有怎麼受過大宋皇城司的打擊之外,其他的都是全軍覆沒。
這樣一來經過兩三年的折騰,遼國情報機構基本上就是馬人望一家獨大,而遼國情報機構所收集的情報也都是大宋情報局“允許”契丹人所知道的情報,至於這裏麵有多少真正的情報就要看大宋情報局的意願了。七八年來宋遼兩國之間的情報之戰基本上都是大宋情報局在導演的一幕幕鬧劇,既不把遼國的希望全部掐死,也不會給對手太多的希望,保留下來馬人望這一支之外,其他的統統全部鏟除,而馬人望也成為大宋情報局成立初期頗為具有傳奇色彩的高級諜報人員。
王靜輝雖然離開大宋情報局已經快十年了,但是他對情報局內部的事務還是非常清楚,作為情報局的創始人外加現任情報局提舉彥生的師傅,大宋情報局根本沒有什麼秘密非要對他進行保密,有些時候很多情報都是先經過他的手做出一些批示後才由彥生形成書麵奏章呈送至大宋統治高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