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行5200最新章節盡在尋書網(www.xunshu.org)
******(新書期間,你的支持很重要,請投推薦票)******
將出席大典的士兵交給趙明堂,楊華隨著幾個勤王軍官騎著馬走了沒幾裏路就來到艮嶽行宮.
大家下馬,在一群內侍的帶領下朝行宮大殿走去。大宋國的皇帝和幾個宰執正等在那裏。剛才的大祭他們已經在山上看了許久,現在正等著接見有功將士。
艮嶽山位於開封城西北,算是城中最高之處。站在上山,俯身望去,整個京城盡收眼底。到處都張燈結彩,隱約有爆竹的聲響傳來。看來,這次勝利極大地安定了開封市民的人心,終於看到了一絲春節的色彩。
據說,因為宰相李邦彥的提議,京城的宵禁也要於今日解除。這幾天晚上,開封城將舉辦為期五天的花燈表演。這讓楊華大感納悶,金兵可都還圍在城外呢,現在解除宵禁是不是為時過早了?
大概是因為城中百姓和朝廷官員都認為,此次金兵圍開封也不過是圖財,未必有拚死攻城的決心。而大宋立國以來,每次對外戰爭最後都以和談給錢了事。這次也應該不會例外吧。
除了一直喊打喊殺的李綱,滿朝文武和滿城百姓都已經做好了外交談判的心理準備。
如此看來,李綱那清俊的身影都顯得特別地單薄了。
看了看走在前麵行宮台階上的李綱,楊華心中突然有些憐憫。說起來,北宋朝從建立那天開始,對外戰爭就沒斷過,打遼國、戰西夏、現在又是金人,換成其他朝代,早就打出一支鐵血的軍隊和剽悍的百姓來。可事情就這麼奇怪,直至北宋滅亡,民間都彌漫著一股綏靖和奢靡之風。難道太富裕的生活對國家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嗎?
難道真要經過這宋元的民族大廝殺,大融合,才能真正造就明初那隻橫掃漠北的大軍。毫無疑問,目前的中國正處於最黑暗的時期,似乎已經看不到光明了。
正亂糟糟地想著這些,突然聽到殿前值班的內侍扯著鴨公嗓子道:“尚書右丞李綱、京畿兩河宣撫使種師道……”接下來便是一長串各路將軍的名字,最後念道:“龍衛軍指揮使楊華,入殿麵聖!”
眾人慌忙走進殿中。跪了一地。除了李綱和種師道二人因地位然。神色如常外。其餘都戰戰兢兢地低著頭。
眾人都三呼萬歲。等了半天,上麵才輕輕地傳來一聲:“眾卿家平身。”
大家這才大喇喇站起身來。分列兩側。等著聆聽皇帝地訓示。
可等了半天。禦座上卻沒半點聲。
楊華抬頭看了半天皇帝。越地覺得有趣。眼前這個年輕人其實長得很普通。有著一張憨厚地臉。真實曆史上所記載地欽宗趙桓本就是一個非常懦弱之人。一直得不了趙佶地歡心。之所以能夠坐上皇帝寶座。靠地也不過是李綱和吳敏地宮廷政變。實際上。宮廷政變自來就是一件危險萬分之事。加上金兵圍城。自登基以來。皇帝沒過過一天安穩日子。換成任何一個人。精神上隻怕都會出現一些問題。
隻見。此刻地皇帝正目不轉睛地盯著下麵那群武將。目光異常複雜。甚至還帶著一絲……恐懼。
是的,是恐懼。
楊華突然想起先前大祭時從台階上滾落的死人頭顱。那臉色也有著同樣的表情。一樣麵色慘白,一樣滿眼茫然。
楊華心中一樂,又大起疑惑,皇帝害怕種師道他們?
一道閃電從心中掠過,他好象把握到什麼東西。
對,一定是這樣。
他心中呐喊,該死的,我怎麼忘記這一點了。
西軍是童貫的嫡係,雖然童貫帶著捷勝軍的精銳從開封逃到南方去了。可他主持軍隊十多年,影響力無處不在,難說在座的將軍之中沒有他的心腹。
而現在的大宋除了上麵這位皇帝外,在鎮江還有一個太上皇。天有二日,政出多門。誰也不敢保證這些將軍們之中有人壞有不臣之心。
這也就是為什麼勤王軍隊來東京之後居然沒一支軍隊獲準入城的原故。而自己因為是中央禁軍的關係,又是何灌的嫡係,這才得到提拔,居然一口氣升到殿前值班指揮使。看來,在皇帝心目中,自己比其他人要可靠得多。
想到這裏,楊華心中好笑,又一陣悲哀。國家現在都變成這樣了,還鬧內訌,找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