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殺伐西夏(三)
勝利的天平永遠傾向於有準備的人。
王韶和楊崇嶽望著西平府內不斷升起的濃煙,兩人的眼神對射了一下後,王韶左手一揮,宋軍陣營中的望樓車、巢車、大小神臂弩和投石機不斷向前推進,而與此同時楊崇嶽也朝王韶拱手告辭——他要回到北門宋軍陣營當中去,去指揮那裏的宋軍向城內發動攻城戰。
在戰場上,不能不說弩炮這個以前宋軍軍械庫中從來沒有過的武器實在是讓所有的人喜出望外——雖然攻擊距離上近了些,但它的準確性實在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經過嚴格訓練的宋軍投石機操作手,每十發炮彈有三四發能夠落到事先瞄準的著彈點上就已經非常不錯了,但是這種攻擊效率和弩炮相比實在是不值一提——弩炮可以做到十次中有八次命中目標的能力,就是一個菜鳥來操作,那他的命中率也比投石機要強得多。
城頭的黨項兵自然看到了城下越來越近的宋軍,他們也想組織起來在城頭上阻擊宋軍,不過哪裏的黨項兵多,其聚集地點肯定會很快的被由弩炮發射的炸彈所摧毀。由於宋軍的弩炮和神臂弩都有荊輪機鉤,所以發射頻率也給黨項兵上了深刻的一課,炸藥包、如長矛大小的神臂弩箭支如暴雨一般傾斜在西平府的城頭,讓打得黨項兵都抬不起頭。
梁永能的十萬騎兵是在保安軍之戰後才組建的,這些騎兵部隊遠不如被宋軍當作奴隸的戰俘。西夏雖然還有很重的遊牧民族色彩,但是其最精銳的騎兵部隊被俘虜後,剩下來要組建新的騎兵以滿足對宋朝的防禦,所以不計代價的征兵,大量不到二十歲和已經超過四十歲的男子被征進軍隊,這不僅破壞了西夏的經濟基礎,而且兵員素質也不高極大的影響了西夏軍隊的作戰能力。
要是把這些騎兵放出城和宋軍打野戰,在梁永能這種比較精通軍事的將領帶領下,對上王韶那還真是很難說,不過好在王韶行動迅速,快速通過了瀚海將黨項騎兵堵在了西平府。此時這些在馬背上還能夠一戰的黨項兵,在城頭上已經慌做了一團——宋軍猛烈的火器攻擊和暴雨一般的箭矢已經徹底催垮了他們最後一絲堅定作戰的信念——畢竟論起作戰決心,新兵怎麼也不如老兵強,在保安城之戰中,梁乙蒲的精銳雖然被圍在了城中,也是被王韶連轟帶炸好幾天才肯投降,現在南門已經岌岌可危了。
在巢車和望樓車上的弓箭手的掩護下,宋軍前鋒迅速抵進城牆下麵,架起攻城梯然後魚貫向上城頭上爬。好在前麵宋軍進攻工作做的充分,宋軍在慘烈的攻城戰中居然僅以微弱的代價便登上了城頭,雙方士兵開始在城頭上展開激戰,救火工作帶來了碧武器能夠給予的支援便小多了,主要還是靠望樓車和巢車上麵的弓箭手對敵人準確的殺傷。
宋軍攻打城牆的時候,也沒有忘記迅速清理已經被炸塌的南門——城牆爭奪速度實在是太慢,最有效的攻擊當然是直接將騎兵派到城裏麵進行戰鬥。不過黨項兵心中也非常明白自己的南門通路若是被宋軍給清理出來,那自己將會麵臨著什麼樣的結局,梁永能更是派了重兵在南門和宋軍相對峙。
王韶眼見城牆都已經被宋軍牢固的占領了幾個區域,反而南門清理通道倒是受到了黨項人的拚死抵抗,一怒之下便集中了四十部弩炮將剩餘的火器一齊朝南門內齊射。盡管城門洞中也有宋軍,但王韶還是非常強硬的下達了這一命令——負責掃清南門通路的是藩族附庸軍,他們戰鬥力強悍,在第一波攻打城牆的時候便衝在了最前麵,此時犧牲他們的性命來獲得勝利,王韶心中一點愧疚感都沒有。
在很早以前宋軍就開始用異族士兵開路打仗的傳統,不過王靜輝認為這麼做不足以發揮他們在戰爭中的作用——無畏的犧牲充當炮灰除了給對手在功勞簿上增添一筆之外毫無好處。王韶對王靜輝的看法不過是嗤之以鼻——戰爭不是請客送禮,那裏來得婦人之仁?!不過他倒是對王靜輝抽其藩族精銳組建軍隊用在刀口上的想法非常感興趣——集中精兵來執行特殊任務,這是特種兵組建思想的根源,這麼危險的任務交給個人戰力非常的藩族精兵來做,確實是最劃算不過的了。出於這種想法,王韶便組建了專門攻打城牆的藩族精銳,這次滅夏戰爭中得到了充分的實驗——他對王靜輝掌控藩族精銳以削弱藩族勢力的想法非常讚同。
宋軍這通不分敵我的狂轟亂炸,除了將自己還沒有撤出來的軍隊消滅一空之外,損失最為嚴重的還是梁永能的黨項兵,梁永能被眼前這一人肉橫飛的景象給驚呆了,要不是其副將見機把他拉著遠離城門戰場,說不得梁永能很可能就會被當場炸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