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啪!”李鷂子命令一排新兵排好隊列,帶著四個老兵走過去,逐一抽著他們的耳光。
他大聲咆哮,“狗東西們,把你的胸膛給我挺起,你們是驕傲的禁軍。怎麼,你還用憤怒的眼睛看著我嗎?”他走到一個被抽得麵皮青腫的士兵麵前,狠狠地盯著他的眼睛,大吼:“回答我!”
那個新兵被李鷂子一吼,心中發慌,猛地退後一步。
“啪!”又是一紀耳光抽過去,李鷂子抓住他的領子把他粗暴地拖了回來,將臭哄哄的口水噴到那人臉上:“誰叫你後退的,記住了,在任何時候,我龍衛軍都有進無退。聽到沒有。”
“是,長官!”
“什麼,大聲點。”
“是,長官。”
“那麼,我問你,如果長官抽你耳光時,你該怎麼做。”李鷂子咬牙切齒地說:“聽著,如果長官抽你,你應該馬上立正,然後用大吼是,長官,明白沒有?”
“是,長官!”
“啪!”又是一記耳光。
那個士兵嘴角開始流血,可立即下意識地一個立正,用盡全身力氣大吼:“是長官!”
“再來!”耳光還在繼續。
“是,長官!”
“給我打!”李鷂子向那四個教官下令。
又是一片耳光。
“是。長官!”所有地人都在聲嘶力竭地吼叫。
“知道我為什麼打你們嗎?”李鷂子帶著金屬顫音的嗓音刺得人耳膜發疼:“並不是因為我是你們的長官。唯一的理由是,我是老兵。老兵抽你們這些新兵蛋子天經地義,有本事你們也在死人堆裏打幾個滾回來。到時候你們變成老兵,也一樣可以打人。”
“是,長官!”
“忍耐,謙讓。服從。服從長官的命令,忍耐傷痛和死亡。這就是我們龍衛軍的軍魂。如果現在不想幹,馬上給老子滾。外麵大把地餓殍,也不缺你們一個。聽到沒有?”
“是,長官!”隊士兵背著鎧甲和武器排著整齊的隊列圍著較場飛快地跑著。趙明堂提著棍子在後麵不住亂抽。語帶挖苦地大叫:“跑快點,少爺們,記得你們地身份。你們是龍衛軍士兵,你們的命已經沒有了,進了軍隊就要當自己死了。快快,就算要死也得死在衝鋒的路上。哈哈。你想休息,好的好的,你可以休息了,你今天晚上地晚飯取消。”
士兵們跑得雖然不快,可趙明堂的要求卻十分刁鑽,他要求每個士兵在奔跑的同時保持隊型不亂可這些家夥昨天還是一群山賊土匪,今天就做了龍衛軍士兵。對於紀律這種東西卻沒有絲毫的認識,更別說隊列訓練這種東西了。讓他們站著還好,一跑起來就亂了。
無奈之下。趙明堂和幾個軍官隻得提著棍子在後麵跟著,一看到亂跑的就是一通狠揍。
梁紅玉那邊則是另外一個樣子。剛接手隊伍時,她並沒有對士兵們做更多的要求,隻讓他們在日頭下站好。然後同幾個軍官坐在一邊聊天。對於那群傻楞楞站在那裏地士兵來了個不聞不問。
時間就這麼一分一秒地過去了,一個時辰,兩個時辰……終於有人忍不住回頭去看,可剛一扭頭,脖子處卻傳來一陣刺疼。原來,為了保持軍姿,每個人領口上都別著一個繡花針。
不但如此。每個人背上還捆著一個木版。站在哪裏。當真是站如鬆。
等到梁紅玉同幾個軍官聊天聊得再無話可說,這才站起來。喊了一聲:“坐!”
士兵們這才“嘩啦!”一聲坐到地上,隻覺得渾身無一不痛,無一不酸。
看著這新奇的訓練方法,楊再興瞪了大了眼睛,感覺非常不理解。他已經在楊華身邊跟了一整天了,本以為能夠學到什麼新東西。可這一整天下來,士兵們除了“立正”,就是“稍息”,然後是“向右看齊,向前看!”根本就沒什麼意思。
剛開始的時候,曹成兄弟也跑過來偷師。楊華也不在意,由得他們看。可看了一個上午,二人都看煩了,找個由頭悄悄跑回軍營睡覺去了。
隻楊再興還留在這裏。他就不相信了,難道大名鼎鼎的龍衛軍就是這麼訓練新兵的,這也太無趣了點吧。想當初,他在家裏訓練鄉丁時,哪一次不是刀光霍霍,塵土飛揚?
楊再興終於忍不住問楊華:“提刑大哥,這麼立正稍息的,上了戰場有什麼用啊?再說了,這麼毆打新兵,也不怕他們騷亂嗎?究竟什麼時候才開始真正的訓練呢?”
“這不過是開始。”楊華一直冷眼旁觀好奇地打量著校場的楊再興。說起來,他也有意栽培這個未來的名將,“正常情況下,新兵要想形成戰鬥力需要訓練至少兩個月。隊列訓練雖然沒有實戰價值,但對培養軍人地紀律性卻是有好處的。我們就是要通過這種枯燥的訓練讓士兵形成條件反射,讓他們絕對服從軍官的指令。至於正式的禁軍訓練哪有這麼簡單,我軍開拔在即,也沒時間弄那麼多虛頭。”
據楊華所知,禁軍的日常訓練已經現成了一定之規。比如旗號的識別,金鼓的號令。各兵種在陣列中如何排列。陣戰中,老兵、新兵誰前誰後;撤退時,誰先撤,誰押陣。
這已經是高級地集團軍戰術訓練了。目前對龍衛軍來說毫無意義。說到底,楊華現在隻想弄一個單一兵種的肉搏部隊出來,那些華而不實地東西訓練來也沒用。
至於為什麼毆打新兵,這是楊華默許地。這主要是為了強調軍隊的等級和服從。所有紀律地實行也應該這樣。上級打下級,不用問理由。就是要打出他們血液裏地血勇,讓他們變得凶悍起來。
未來他們將來麵對的是同樣凶悍地女真士兵。在百年之後,漢人還將麵對超越人類想象力的成吉思汗屠夫。你隻有比他們更狠。你才能在戰場上取得勝利。否則,你就等著亡國滅種吧。
勝利,除了勝利,別無所求。
去溫馴善良,去謙恭卑讓。
軍人不需要這種貌似文明的軟弱。為了不至於在未來被人追得滿世界逃命,在無奈之中蹈海死亡。
即便變成野獸,也再所不惜。
是地,北宋的文治已經讓漢人血管裏的溫度冷切了。讀書讀書,讀得人一遇到危險就隻知道下跪投降。那種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的俠勇;那種橫槊縱橫沙場的英姿。才是真正的漢家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