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字驗(1 / 3)

徹底擊潰太行山孔彥舟賊寇之後,私鹽道路算是徹底打通了。

於是林慮的軍事行動告一段落。不日曹成兄弟和諸位相州鄉勇頭領都來告別,金國東路軍已經從開封撤退,而相州正處於他們回師的大路邊上。上一次宗望大軍南下的時候已經將相州掃蕩過一次,一回想起上次的慘狀,眾人都心有戒懼。

畢竟是自己的故鄉,走的時候,曹成憂心忡忡地說要早點回家將家人遷走避禍,等金人走了再說。

既然連曹成都這麼說了,大家也都說隻能這麼辦了。

於是,不等楊華點頭,五千鄉軍盡數散去。

走的時候,楊華同曹成兄弟和楊再興依依不舍,並賜下大量財物。對曹成兄弟,楊華不怎麼放在心上,他有心籠絡楊再興。不過,那小子收了楊華的金銀之後卻不是很在意,倒是曹成弟兄感激得一塌糊塗。

最後楊華索性給了楊再興一副上好板甲,這才讓他高興得跳了起來。

對於回到相州城的鄉軍,汪伯彥是很歡迎他們的,現在的相州也沒幾個守軍,有這批鄉丁在,守住相州也多了一分把握。隻是,前一段時間太行山剿匪戰役正打得如火如荼,沒辦法抽調部隊。現在戰役已經結束,楊華有沒有留他們的理由。龍衛軍一時還脫不了身,鹽道打通了,正是時候派出人手從河東販些私鹽回來充實軍費。這仗一打,揚華手中的現金也耗費甚巨,加上又要安置流民,更是花錢如流水。

於是,楊華派出一支上千人的輔兵打著龍衛軍的旗號向河東出發了。

龍衛軍現在的編製隻有一千五百人,但輔兵和民夫有五千多。主力戰兵是不可能調派出去的。未來同金人作戰又是在相州地盤上,後勤補給就地取材。又有汪大人和種師中操心。還輪不到楊華費腦子。

這五千人閑著也是閑著,不如派出去跑幾趟生意。^^,,首發^^

五千人雖然不多。可全都是林慮兩萬流民家的主勞動裏。解決好他們的就業問題,林慮這個大後方也就安穩了。

鄉軍剛一離開,種師中就派了一個信使,用急腳遞送來一封奇怪的信。信由兩個部分組成,正文很簡單。不外乎是種師中地一些客套話,說了一些久仰楊華將軍地威名,這次龍衛軍歸入種家軍戰鬥序列,望同舟共濟,殺敵報國之類的話。

副本就奇怪了: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看到這封秘令,龍衛軍諸將都麵麵相覷,滿頭都是霧水。

“這是啥玩意兒。像人話嗎?”李鷂子惱火地一拍桌子,大聲對來人說:“究竟是什麼意思啊?”

來地那個信使湊到信前端詳了半天,這才緩緩地說:“稟將軍,小人不識字。”

“你不識字還看半天,不是浪費我家將軍的時間嗎?”李鷂氣得額上青筋真跳。

那個信使不好意思地紅了下臉,“請將軍恕罪,小人送了這麼多年軍令,也沒機會見裏麵究竟寫了些什麼,一時好奇,就看了兩眼。”

“滾。快滾!”

“算了。”楊華說:“來人。將這他領到驛站休息,多賞些好酒好肉。等下我就回信給種帥。”

等信使離開。楊華笑著揚了揚手中那封秘信,對眾將軍說:“這是軍中用於傳達緊急軍令的字驗,是封密碼信,你們不識得也是正常的。這是唐朝詩人杜甫的一首詩,名字叫春望。你看,這字下是不是有小黑點做了標誌。每個做了標誌地字代表一項命令。”

“是啊,真是這樣啊!”眾將軍都嘖嘖稱奇。^^^^

不過,有人提出疑問了,“楊軍主,你知道小種將軍給我們下了什麼命令嗎?”他這話一問,眾將軍都大覺得頭疼。要知道,字驗這種秘信一般隻有軍中高級將領才能讀懂,而龍衛軍諸將軍在兩個月前,職位最高的楊華也不過是小小的一個都頭。根本沒機會接觸這種加秘的軍令。

北宋戰場信息傳遞有一套簡便的密碼,根據不同的軍令分為四十種,並給他們編上相應的代碼數字。比如:一,請弓;二,請糧草……二十八,賊固守……四十,戰小勝。

大將出征的時候,選用一首四十個字不出現重複地五言絕句,規定每一個字代表一種軍情。各軍主將各留一本存根,這個存根就是解碼鑰匙。

傳遞情報時,就在普通書狀中根據情報內容寫下該詩對應文字。

楊華見大家都傻了眼,笑笑,也不責備他們,順手將信遞給古鬆,“文書一直都是由你負責的,這事就交給你了。”

眾人因為不忿古鬆在屠孔彥舟老巢時的囂張,見他接下這顆燙手地熱山芋,不禁有些幸災樂禍。

古鬆知道自己在龍衛軍中不受人待見,也不在意,隻說了一聲稍待,帶著信就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