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如何評述(1 / 2)

“屬下有辱使命,沒能討來種師中救兵,致使我龍衛軍受到極大損失,請將軍處罰!”古鬆跪在楊華麵前,氣色敗壞,滿麵頹喪。

“損失,沒什麼損失呀!”楊華淡淡地說:“也就死了些人,但隊伍得到了鍛煉。打仗不是請客吃飯,不是繡花,不是吟風弄月。起來吧。”

但古鬆還跪在地上,“朝廷政令朝令夕改,讓人齒冷。這個君讓人忠不起來,這個國讓人愛不起來。”

楊華神色一動:“種師中不出兵這事……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算了,不說這事,你的情報人員還是太少。這一仗後一段時間估計也打不起來,我們有一段時間可以休整。你的情報人員要抓緊招募,不要去想那些沒用的事。”

“多謝大人寬恕。”古鬆磕了一個頭起身告辭。

這個死硬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總算服軟了,看著古鬆因理想破滅而顯得蕭瑟的背影,楊華心中一陣快意。

“將軍,大事不好了。”一個衛兵驚慌地跑進來。

“什麼事?”

“李將軍和梁雲龍要去殺種師中,說是要報仇。”

楊華大驚:“這兩個殺人狂!傳我軍令,馬上給我把他們抓起來交給古鬆好生看管,加強教育。”種師中的大軍還是來了,也隻有種家軍自己來了。

姚古和範瓊的兩支部隊留在黃河兩岸的衛州和滑州,據說是得了朝廷的旨意,讓他們把住黃河渡口,以防金人大軍再次南下。

反正他們這次地任務是禮送宗望出境。也用不了那麼多部隊。現在河北已經殘破。部隊一開拔。戰線拉長。後勤吃緊。糜費千萬。剛被北奴搶得快刮米缸底地皇帝再負擔不起這筆龐大地軍費開支。

而且。更有趣地是。種、範兩軍這個月地軍餉因為沒有按時下發。部隊有鬧餉地跡象。說是不見錢不開拔。

好在種家軍來開封勤王地時候帶了不少財物。還能支撐。因此。宰執們和樞秘院也懶得費神。大筆一揮。命種師中大軍當和平使者。送宗望大軍北歸。

當楊華趕到汪伯彥地官衙時。種師中正與宗澤、汪知府坐在廳堂裏敘話。

三個老人。三種模樣。

種師中在三人中職位最高。他畢竟是房州觀察使。奉寧軍承宣使。新近又被朝廷授予河北置製副使一職。兩個知州同他比起來。無論資曆、威望還是品級都還差了些。

還沒走進大廳,楊華就聽見這個聲音洪亮的老頭子一陣大笑:“宗大人。先恭喜你取得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捷,聽說相、磁兩州相軍損失頗大,宗大人又奉命解真定、趙州之圍。隻怕兵力不足。”

從門口看進去。宗澤依舊是那副和藹模樣,說起話來不溫不火:“種大人,我相、磁兩州多慷慨豪邁之士,若朝廷有意進軍,宗澤可以保證在一月之內募集齊五萬兵馬。”

汪伯彥看起來一團和氣,言行舉止得體謹慎,但眉宇中卻好象有些戒備的神色,他看了看兩人,笑笑:“宗大人。五萬人馬吃喝用度不是一筆小數字,加上打造兵器甲仗,估計一個月至少得五十萬貫。種大人,你是老行伍了,你說,是不是?”種大人三字汪伯彥咬字很重。

楊華心中暗笑,這個老汪將錢看得極重,加上朝廷見天上門催款,早把他這個知府大人逼得焦頭爛額了。供應宗澤的鄉軍還好。畢竟是幾個州同時承擔,可種師中地隊伍是三支尾隨宗望的軍隊中人數最多的一支,加上民夫總數達驚人的六萬之巨。按說,依照朝廷的規矩,軍隊出征的後勤補給都由樞秘院自己解決,可現在朝廷沒錢,因此,這些部隊的供給還得落實到地方頭上。

現在汪知府走私私鹽的利潤還沒看到,種師中就來伸手要錢要糧要壯丁。怎不叫知府大人惱火?他可是指望用這筆預期中的收益來為自己升官鋪路地。自然沒給種家軍的想法。

聽汪伯彥這麼說,種師中如何嗅不到其中的怪味。道:“也不需那麼多,鄉軍保家衛土,不用遠征,入則為農,出則為兵,花消不了多少。”他話鋒一轉:“汪大人,聽說,相、磁兩州此戰收獲頗豐收,不知道可有多餘地糧草接濟一下。這天氣也怪,三月間下這麼大暴雨,金軍固然走得慢,我軍也走不了多快,路上這一拖延,耗費更是難以支撐。”

楊華聽得心中惱火,他和宗澤浴血戰鬥時,種師中躲在後麵看熱鬧。現在仗打完了,他卻來要戰利品,世上哪有這樣的道理?

想到這裏,他在也按耐不住,大步走進廳去,拱手道:“見過宗大人,見過汪大人。”然後負手而立,就是不理睬種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