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穀神、粘罕(1 / 2)

太原的風從肋下吹過,卷起雙袖,沾滿了鮮血和塵土的袍子發出沉重的裂帛聲,如一隻在暗夜裏低聲咆哮的猛獸。一連幾日的秋陽終於掃蕩幹淨天上的烏雲,滿地的淤泥也幹得裂出口子,腳一踏上去就激起一團灰塵。

幹枯的野草在風中起伏,猶如驚慌失措的亂民。

卸掉了鎧甲的女真西路軍元帥右監軍完顏希尹皺著眉頭看了看身上汙濁的袍子,散漫地向前走去。頭上的烈日已經將腦門曬出一層細汗,但從北方草原吹來的風卻煞是涼快。天空一碧如洗,正是九月爽秋。

從雲中出發,到現在已經快一個月了,為了湊集糧草,為了掃蕩代州和沂州,為西路軍廓清後補給線,他和宗翰已經在太原以北連續打了二十多場戰役。雖然規模不大,漢人的部隊也不多,可敵人被打垮一支又出現一支,好象無窮無盡的樣子,這無形中延緩了大軍的行進速度。

據說,這些小股部隊中有不少是從太原過來的河東軍軍官。

一想起太原城中那個姓楊的將軍,希尹心中有些不安。聽說楊華在靖康一年前不過是禁軍中的一個都頭,在一年時間內硬是靠軍功坐到了河東節度使的位置。兀術在他手上吃過虧,宗望在他手下吃過虧,郭藥師在他手中吃過虧,銀術可在他手上吃過虧,婁室在他手上吃過虧。堂堂大金國,幾乎所有的金國名將都輪流同他打過,都無一例外地大敗虧輸。盛名之下無虛士,看來,這家夥不是一個簡單的角色。

至少,他這段時間的遊擊戰就給宗翰製造了很大麻煩。

不過,曆時一個月。金國西路大軍總算開到太原城下。五萬精銳把太原一圍,楊華雖然厲害。手頭卻隻有五千人馬,隻要他不出城迎戰,磨也磨死他。

這是希尹第一次來太原,也是第一次經曆激烈的城市攻防戰。一切都透著新鮮。

周圍全是忙碌的人群,在一片黃忽忽的平原上,成千上萬地士兵揮舞著鋤頭和鐵鏟在地上挖著坑道、立著柵欄、壘著土台。風中飄蕩著軍隊特有的血腥味和汗臭,五萬多人集聚在太原城下,都光著膀子大聲喊著號子。

他們一個個渾身大汗,鎧甲和兵器整齊地堆在一旁。精光四射地腦袋邊,兩條辮子四下翻飛,帶起一串沾滿灰塵的渾濁汗滴。

希尹被他們騰起的灰塵嗆得呼吸不暢,嗅到這片熏人的汗臭讓人心中有些惡心。作為女真族人地第一智者,他精通漢學,算得上是金國有名的知識分子。不過,好象有這麼一句話:知識越多越反動。不知怎麼的,他越看自己的同族越不順眼。大概是漢人的書看得多了,他越來越愛幹淨。說話的聲音越來越細。

希尹小心地避讓著地上地泥土。走了一裏路,前方是一座高大的土台。土台四周都打著木樁。一麵沾滿黃土的旗幟在風中招展,將沙土紛紛揚揚地撒到人頭上。

黃忽忽的天。灰蒙蒙的大地,一切都是如此的肮髒。讓希尹皮膚上又麻又癢,感覺十分地不自在。他隻恨不得立即跑回帳篷,用清水美美地洗個澡。

這座土台後麵就是完顏宗翰的中軍大帳,這裏位於離太原北門十裏的一處台地,地勢頗高,站在土台上北門戰場盡收眼底。聽人說,上次圍太原時,宗翰的中軍大帳就立在這裏。在此之前,這座台地四周還挖著深深地壕溝,布置著密密麻麻地鹿砦和拒馬,並建有一圈一人高的土圍子,看起來像一座小城堡。

不過,自從銀術可被楊華打敗之後,楊華盡發太原軍民將原先地防禦設施拆了個精光,壕溝也填平了,土圍子也推倒了,要想重建還得花上幾天工夫。

很顯然,宗翰對此異常惱火。還沒繞過土台,希尹就聽見宗翰的咆哮:“你以為你是誰,媽地,別以為讀了幾本書就人五人六。契丹狗就是壞在你們這群讀書人手裏,這才變成羔羊。哼,老子才不上你的當呢。在我看來,你也不過是個奴才,馬上給我挖壕溝,否則爺爺打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