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如種師道所猜測的那樣,開封城如今就好像一個大漏鬥,根本藏不住什麼消息。
玉尹前腳剛從陳州門出,完顏宗望便得到了消息。
“有多少宋軍?”
“回二太子,宋軍出動大約三千人。”
“高尚書,你怎麼看?”
在這個時候,完顏宗望果斷詢問了高慶裔的意見。
高慶裔則一臉凝重,並未立刻做出回答,而是詢問吳孝民道:“老趙官家談判,可還順利?”
“不太順利。”
吳孝民也是渤海人,苦笑道:“這兩日,老趙官家的態度倒是越發強硬,不同意隔河而治,犒軍費則壓到了四百萬。奴才以為,六百萬兩是一個底線,隔河而治可能性不大。李梲透出的意思是:太原三鎮可以割讓,但隔河而治絕不同意。”
完顏宗望眼睛一眯,“趙老官兒同意割讓三鎮?”
“大致如此!”
如果趙桓表現的太過強硬,亦或者說太過軟弱,高慶裔必然會產生懷疑。
可趙桓的這個態度,正符合了他和郭藥師等人的推測,倒讓他放下了不少的心來。
“看樣子,趙老官兒還是想議和。”
高慶裔看了一眼完顏宗望,笑道:“至於派出太子親軍南下,倒也在情理之中。我可是聽人說,那位太上道君在金陵招兵買馬,似乎不甘心就這麼拱手讓權……此前,濟南宣撫使劉豫便收到敕令,讓他率部南下,前往金陵彙合。若真個如此,說不得咱們這次便可以獲得更大便宜。趙老官兒派了個勞什子宗澤過去,倒也算及時。否則的話,咱定要在那京畿東路鬧個天翻地覆,還真個是可惜了!”
趙佶在金陵鬧得太凶了,以至於高慶裔等人都認為,趙佶已經越過了趙桓的底線。
這樣分析,趙桓派出太子親軍南下,倒也在情理中。
若換做其他兵馬,趙佶可能會生出忌憚。
可若是太子親軍的話……高慶裔知道,趙佶禪位之前,最疼愛太子趙諶。從這個角度來說,趙諶的太子親軍前去金陵,的確能夠使趙佶放下心來,不必擔驚受怕。
開封一戰,令趙桓皇位已經穩固。
抵禦女真人的戰績,便大半放在士大夫身上,可趙桓坐鎮開封,也的確是為他贏了不少分數。
若趙佶聰明,便不會再鬧出事情來。
否則的話,便得罪了大半宋人……說實話,從趙佶逃離南下開始,便注定他難以重新登基。
高慶裔也好,郭藥師也罷,雖看不起趙佶,但也覺得趙佶是個聰明人,不會看不清楚局勢。
再說了,三千人,又能做什麼?
“繼續和趙老官兒議和,不過可以適當降低條件。”
高慶裔想了想,與完顏宗望道:“爭取三天之內,結束議和……眼見著仲春將至,若不能盡快結束,隻怕會生出變數。二月之前,務必要退過大河,才能確保安全。”
完顏宗望聞聽,連連點頭。
“如此,便依了高尚書所言。”
至於那南下的宋軍,已被他們拋在了腦後。
而今最主要的是,要盡快完成議和,順便從老趙官家的身上,狠狠咬下一塊肉來……
靖康元年正月二十一日,玉尹離開了東京。
但他並未想到,在他離開東京之後,開封府皇城裏,也亂成了一團。
“小哥不見了?”
西寢閣裏,趙桓驚出了一身冷汗,“聖人休要與朕說笑,這好端端,怎會不見了小哥?”
朱璉這時候也沒了往日的端莊雍容,幾乎快要哭了!
“臣妾怎敢拿這事情玩笑?
昨天晚上,小哥便說了要去嬛嬛那邊戲耍。官家也知道,小哥與嬛嬛素來親近,所以臣妾也就沒有想太多,便答應了小哥。可到了晌午後,臣妾還不見小哥回來,便讓人去嬛嬛宮中找他。哪知道,嬛嬛那邊的人說,昨晚嬛嬛帶著小哥去福金家中玩耍,根本沒有回來。臣妾又忙派人去蔡府打聽,可福金卻說,嬛嬛和小哥,昨天根本就沒有過去……臣妾這才急了,便連忙來與官家稟報此事……”
趙桓,懵了!
怎麼連皇妹柔福帝姬也失蹤了?
“那嬛嬛如今在何處?”
朱璉搖搖頭,“臣妾不知,嬛嬛也不見了人。”
“會不會是去找十八妹了?”
朱璉一怔,想了想忙說道:“臣妾這邊派人回家打聽。”
趙多福和朱璿朱鳳英姐妹的關係很好,這麼說來,倒是很有可能。
以前她也曾在朱家夜宿不歸,可問題是,趙多福便去找朱璿,又何必說去了蔡府?
朱璉這心裏,便有些忐忑。
不多時,派去朱府的人回來了!
不僅是去朱府的人回來,連朱桂納也一同來了……
“十八姊昨天說,入宮找柔福帝姬,難道她沒有過來?”
“什麼?”
趙桓快要瘋了!
眼見著開封之圍就要結束,怎地又鬧出這麼一檔子事來。
不僅是太子不見了人,便是柔福帝姬和朱璿,也不知去向。他看了看朱璉,又看了看朱桂納。
強按下內心中的慌張,“丈人和聖人莫急,這開封府守衛森嚴,絕不可能出意外。”
“那他們去了何處?”
“這個……”
趙桓拍了拍額頭,也是手足無措。
“小哥平日裏喜歡和誰在一起?”
“這個嘛……”朱璉想了想,“宮裏的,便是和嬛嬛一起戲耍,外麵的話……高堯卿啊,朱絢啊,都有可能。但若說走的近的話,臣妾倒是覺著,小哥對玉小乙頗有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