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死(1 / 3)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自唐高祖文治武功,一統中原以來,長治久安曆經數百載,傳至哀帝,哀帝庸弱,斷送了大唐江山。自此天下大亂,四分五裂,各地諸侯將帥紛紛擁兵自立,裂土稱帝。

周,蜀,楚皆有一統天下之野心,鐵騎戰車也是在肆意踐踏中原大地。西域胡人的遊騎也乘機染指中土,飲馬長江。吳越地處東南,國力羸弱,為求自保,無意挑起征戰,而周、蜀、楚等大國戰火經年不斷,無暇他顧,再加之有山川之阻,倒是讓吳越能偏安一隅。吳越之地承平,吳越百姓於亂世之中竟也有著安居樂業的景象。

臨水鎮地處吳越濱海,雖是偏遠小鎮,鎮上百姓的小日子卻也過得紅火,年有積餘。

臨水鎮上有不牢河穿鎮而過,不牢河不寬,鎮上的人水性好,紮個猛子就遊過岸了,河邊也沒有渡口渡船什麼的,隻修了一座石橋用於車馬過河。不牢河就從鎮子東南角的瑞香山腳下流進鎮子,山腳還有一座寺廟,水口寺。水口寺依著山水修建,在當地頗有名氣。

“師父,水缸挑滿了。”

“哦,知道了。宗山,你去把柴火劈了,記得碼好。”

“知道了,師父。”

宗山本是鎮子上的人家,姓林,因是早產兒,自小多病,又比同齡人體弱瘦小,宗山的爹娘害怕他養不大,在他六歲的時候就上山求水口寺的方丈普濟禪師寄養在寺裏,大家瞧這孩子身子骨羸弱不堪,有早夭之相,很是為難,最後還是寺裏的火頭僧人廣善應了下來,留下教養,起了宗山這個名字,還與他打了一枚帶鉤,宗山感念師恩,也日日係於腰間,從不摘下。

廣善是半路出家的和尚,大約是十幾年前,家鄉戰火不斷,難以為生,逃到這裏,入寺出家當了火頭和尚。廣善身材高大,且膀闊腰圓,看起來更像寺裏的武僧。

宗山在寺裏一住就是十年,每日裏就是跟著廣善挑水劈柴,燒火做飯,皮膚曬得黑黑的,筋肉鼓鼓的,倒是越長越壯實起來。隻不過廣善也不教宗山講經禮佛,隻是會教些詩書,除了光頭,說話做事半點也看不出是出家人的樣子。

“宗山,你多久沒回家了?”

“師父,我是上個月回的。”

“嗯,那你今天就回家一趟吧,休息幾天。”

宗山聽了,不疑有它,應道:“好啊,師父,那我一會兒去收拾一下。”

水口寺雖離鎮子不遠,但是既已出家,宗山也不好總是離開寺裏,因此廣善每個月裏都會讓宗山回家過幾天,奉養雙親。

當天下午,宗山收拾了幾件衣服,辭別了廣善,出寺回了家。宗山久居山寺,常為不能在家奉養爹娘內疚,因此每次出寺回家都雀躍興奮。

回到家後,自是天倫之樂,噓寒問暖,便略過不提。

卻說到了晚上,宗山躺在床上,想到爹娘見到他回來臉上的笑容,心中又起了還俗的念頭。可想到了師父獨居後山,要是棄師父而去,又頗覺得為難,生恩養恩都難以舍棄,宗山因為想著事情,就有些睡不著,便悄悄下了床,就跑到不牢河邊,脫了衣服,紮進河裏。三伏天夜裏還有些熱,泡在水中自是清涼暢快。

遊了一會兒,宗山望著河流上月亮的影子出了神,想起了剛入寺時,那時候師父就經常給他講仙人的世界,他們與凡人不同,上天攬月,入海降妖,無所不能,更能幻化飛劍,或禦劍飛行,日行萬裏,或分出劍氣,取敵人首級於千裏之外。他這邊想的入神,卻沒注意,正值午夜時分,鎮子東南方向的上空竟有一道光芒似穿破雲層射了出來,灼灼如日。

“轟隆隆”“轟隆隆”兩聲巨響從上空響起,驚醒了水中的宗山,抬頭望去,嚇了一跳,寺院方向的上空,光華掩映下有數道虛影浮空,竟似是有數人淩空而立,“仙人!”宗山驚訝的叫出聲來,他沒想到師父說的仙人竟然真的存在,而且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