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初到506(1 / 2)

成功創建了中國複興黨以後,盧俊義另外一個野心勃勃的計劃便順理成章地開始了。而且這個計劃還有些緊迫,本來在一上梁山的時候就應該開始行動的,但是最關鍵的問題,一直橫亙在盧俊義的麵前。

除了那些由盧俊義精心調教半年多的三衛人員擔任的基層軍官,其他團級的軍官,除了林衝、王進等寥寥數人,其他的都不合格,都需要重新進修。甚至連林衝、王進等人也要重新進修,盧俊義需要一個不亞於現代軍隊的軍隊,一支革命軍隊,舊式軍事教育培養出來的軍官跟後世的現代軍官相比差距甚大。

重新進修的話,就要開辦一個軍校讓他們學習,當然不可能全脫產學習,但至少要一半時間訓練一半時間學習。辦軍校的話,盧俊義毫無經驗,但他可以借鑒。

中國自古以來那個軍校最成功?毫無疑問,黃埔軍校!在人類軍事史上,很少有一個軍校像黃埔軍校那樣,極大地影響了一個國家的曆史。從東征北伐到十年內戰,從抗日到解放戰爭,黃埔軍校的師生都是雙方曆史的主角。

黃埔軍校的最大特點是把政治教育提到和軍事訓練同等重要的地位,注重培養學生的愛國思想和革命精神,這是它同一切舊式軍校根本不同的地方。

以上的亮點也是盧俊義特別強調的,而這兩點單靠上麵的幾個人宣傳是不夠的,必須從基層就開始宣傳和鼓動。黃埔軍校之所以辦得成功,離不開共產黨的政治工作,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在其中居功至偉,單靠國民黨瞎搞是搞不好的。黃埔軍校的精華就是在合辦的那幾期,看那幾期在國共兩黨的將領中,出了多少元帥將軍。

宋政和二年十二月中旬,盧俊義反出北京大名府,十二月下旬占領梁山。那年春節,全軍聚在一起吃了一頓餃子就算過年了。隨後開始了轟轟烈烈的軍隊改編、軍銜、創建複興黨、建設梁山的活動。隨後梁山軍校的建設也就擺上了日程。盧俊義自任校長,燕青任複興黨黨代表。王進、林衝為教練部正、副主任,許貫忠、朱武為教授部正、副主任,盧俊義、燕青兼任政治部正、副主任,盧俊義兼任總教官,周侗任名譽總教官,另外還有盧俊智、公孫勝、李師師、武鬆、石秀等複興黨人擔任教官及各方麵負責工作。

黃埔軍校第一期學員為所有正連級別以上的將領,共有二百人,不包含來自俊義武館的三衛人員。從三衛出來的將領們都曾接受了盧俊義為期半年多的教授,基本上都比同時代的舊製軍官素質高了一大截。盧俊義跟所有的穿越人士一樣,一時之間擺脫不了偶像崇拜的束縛,在高級軍官的任命上都使用了自己耳熟能詳的名人,但實際上,那些名人大部分的能力素質都不能勝任他所在的位置。為了不至於出現將李逵這樣的名人貶斥的去做個小兵,梁山軍校就為他們開辦了為期半年的軍官速成班。

盧俊義親自授課時,除三衛人員,其他的學員和教授全部要參加,盧俊義要講解的東西是他們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從這一年之後的九百年發生的諸多事情自然他們不曉得,盧俊義也難以給他們講解完,隻講些近代的戰爭案例,從案例中歸結出梁山義軍每一個編製單位遇到緊急軍情應該怎麼判斷,應該怎麼做。當然那些近代戰例要架空時代和人名去講解。

而王進、林衝、武鬆等人自然教授的是馬上馬下功夫和騎兵步兵的戰術,而許貫忠、朱武等人教授的則是武經總要和孫子兵法等兵書。像李逵這種不認識字的人,梁山上有近八成,普通士兵還好,那種有一官半職的不識字是一個大問題。盧俊義事先考慮過這個問題,便從盧俊禮的俊禮書院裏綁了幾十個書生上山,讓他們教授這些文盲識字寫字。

盧俊義還特意找李逵談了一次心:“李逵你不是要當程咬金第二嗎,你知道老程在唐朝為什麼這麼風光,就是他不僅武藝湊活運氣好,他還懂得兵法,你要趕超他,要加把勁先把字認全了吧,白天時間不夠的話,晚上點油燈,你找燕青給你上課啊。”一旁的燕青也說道:“我們剛從沂州把你老母親接過來,你這番不要分心,要專心識字,多讀兵法,將來做一個程咬金一般的人物,爭取能登上淩煙閣。”李逵點頭如搗蒜,發誓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既然要超越漢唐,漢族複興,那學習曆史趕超曆史是必不可少的,盧俊義便從外麵強請來說書先生,讓他們將資治通鑒上的漢唐史改編一下,給學員們講一講強漢盛唐那幾段漢族榮耀風光的歲月。那幾位話本說書先生本來還有點抵觸,但在梁山多待了幾天,就被梁山上濃重的民族主義氛圍給感染到了,迅速完成了衛青、霍去病、李靖、薛仁貴等人的故事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