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可惜好景不常,李格非夫人在1087年因患不治之症死去,往後的日子裏,李清照一直是在奶娘猶氏的照管下成長。
七歲的李清照,已經能吟誦上千篇古文,上萬首古詩。
李格非請到教書先生也是當時最具盛名的圂晏子先生。此人學識淵博,無奈朝中無人,多次考舉未中,淪落成為一介私塾先生。
以求謀生,李格非是了解他的,也很欣賞他的才華,所以,李清照從七歲到十二歲,一直是在他的熏陶中成長。
比如:一天早上,李清照看到院角裏的梅花開了。就即興賦詞一首:
囚梅爭春早,
卑女還稚少,
愁謝餘香盈府牢。
應知好,
何待來年豔粉桃。
寒鬥寒,
庭裏花香庭外殘。
解殤籽,
先生何以敢。
圂晏子先生看了後大喜,在詞後批上一行讚語:花開筆尖,詞出心海,別具一格,自成一體,器也。
此年,李清照歲值十二。
圂晏子先生也就辭去了教授李清照的事宜。
他給李格非的理由是:李清照已經超出他的學識範疇,他已不能勝任。
無奈,李格非隻好作罷。
此後,李格非又陸續請過多位私塾教授,但都教不上半月便自動辭去。
原因是:李清照思想詭異,常常反駁先生,令得先生難堪。
此後,李格非就再也沒有聘請私塾教授。
此年,李清照已滿十四歲。出落成了一個亭亭玉立,淡雅清秀的少女。
但性格卻驕橫獨斷,古靈精怪,常常不安常理出牌。
飲酒,是她叛逆的最好證據。
飲酒雖然不是什麼壞事,但對於一個還未嫁出閨樓的女孩來說,這絕對不是一件光彩的事。
按當時的封建習俗,十四五歲以後的女孩,是很少在外麵去拋頭露麵的,但她卻翩翩是個例外。
跟她要好那幾個女孩,每天總被父母關門訓斥,李格非卻從沒說過她。
就因為這樣大大咧咧的性格,成就了她酒後賦詞的習慣。
也是這樣外向的性格,才遇上了那沉默寡語,孤僻內向的趙明誠。
她精彩的前半生也就從此揭開了序幕。
本書也是從此開始詳細敘述。
講述李清照十五歲到她的晚年。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