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化人,成功(1 / 2)

雄雞的雙足指的是哪裏?一隻是馬來半島,一隻是印度半島。

馬來半島上的大部分國家在曆史上都曾是中國的藩屬國,可在現代,依照嚴格的標準,細細看去,跟中國有幾個真正友好的嗎?中國在曆史上夠對得起他們了,如今他們在美國的支持下,對中國的態度有多惡劣,都是一群“畏威而不懷德”的白眼狼。越南就是一個典型,中國援助他們統一建國,援助他們打跑法國人和美國人,卻換來了什麼?

印度半島上的巴基斯坦貌似跟中國關係不錯,實際上他們跟美國關係更好,而另外一個國家印度,近代以來印度阿三對中國的危害可不小。當年那場中印戰爭,看似勝利者和失敗者是十分明確的。但是,經過了近三十年之後,結合現在再來看那場戰爭及其結果,卻完全是另一種情況了——勝利者除了沒有失敗的名義,卻具備了失敗者的一切;失敗者除了沒有勝利的名義,卻得到了勝利者的一切。勝利者因為勝利的飄飄然,以至連對勝利成果的徹底喪失和巨大的屈辱都無動於衷。失敗者因為唯獨還沒有得到勝利者的虛名,所以一直在摩拳擦掌,發誓要報一箭之仇。也許這就是曆史的嘲弄,如果當年印度取得了勝利,那麼現在他們在這一地區肯定不會如此占盡便宜,如果當時中國在此地失敗,那麼現在反而大概不會這麼被動和可憐。印度阿三對中國的敵意,他們國內的鷹派將領天天叫囂打中國,盡人皆知。

中國這隻雞的腳丫子是哪裏?對,就是那個屢次大規模有組織性地屠殺華人的印尼,還有那些侵略中國南海群島的一群小國。

縱觀南海周邊,除印尼外,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都成立了專門的海洋維權機構,甚至直接動用軍隊控製周邊海域。近些年來,南海周邊國家不僅實際控製了南海,而且還實行法理吞並,包括向聯合國提交劃界線,注重國內法的建設等。在實際控製的背景下,它們手上的籌碼越來越多了。包括印尼在內的南海周邊國家頻繁抓捕中國漁民的目的,是為了強化對南海爭議海域的所謂“主權宣誓”。這是南海周邊國家南海戰略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也是它們侵占中國南海權益海域的一張有效的“王牌”。正當印尼磨刀霍霍有所作為的時候,中國還在韜光養晦、共同開發呢!鄧小平告訴撒切爾夫人,收回香港,是全中國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意願。“如果不收回,就意味著中國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國領導人是李鴻章!”而南海呢?拭目以待!

下喙、雙足、腳丫這些物事從一開始蛻變到變成危害雞安全的東西,這一切不能全怪後代政府的妥協,歸根結底,這是一個偉大帝王的嚴重失誤才導致的結果,他就是朱元璋。

要感謝朱元璋趕走殘暴的蒙元,另一方麵,因他確立了藩屬封貢體係,應該賞他一耳光。錯誤的東亞封貢體係自隋朝始,到明朝盛,到清朝終,危害甚大,使中國養了一群白眼狼。

公元1368年,剛剛踐位登基的朱元璋,便遣使安南(越南)和朝鮮,此年,又先後遣使日本、占城(越南一部分)、暹羅(泰國)和爪哇(印尼)等國,迫切地建立封貢關係,要各個封貢國在接受了中國華夏文化的沐浴之後,自然地傾心歸化並尊崇中國為天朝上國,並自覺地接受儒家的綱常倫理,從而最終徹底消除“蠻夷”對中國的威脅。公元1369年,朱元璋頒布《皇明祖訓》以勸誡後世子孫不可隨意對外興兵:“四方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不自揣量,來撓我邊,則彼為不祥。彼既不為中國患,而我興兵輕犯,亦不祥也。吾恐後世子孫,倚中國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殺傷人命,切記不可”。緊接著,朱元璋便在這份文件後麵開列了15個“不征之國”。這些國家是朝鮮、日本、大琉球、小琉球、安南(越南)、真臘國(柬埔寨)、暹羅(泰國)、占城國、蘇門答臘(印尼一部分)、西洋(西洋國、東印度海岸和霍爾木茲)、爪哇國(印尼一部分)、湓亨國(在馬來半島上)、白花國、室利佛逝(三佛齊國)和浡泥國(文萊)。

朱元璋的動機是好的,他不想像蒙古人那般橫掃歐亞二洲毫無建設全是破壞,他想反蒙元之道而行之,可他矯枉過正了,仁義禮儀在他國力強盛時還有些用,一旦國力衰弱了就淪為了笑談,就像一些國家老是掛在嘴邊的譴責一樣令人笑掉大牙。他可能也沒有聽過《農夫和蛇》的故事,更沒有聽過《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他將儒家思想用於外交,當時國力強盛時貌似藩屬進貢四方來賀煞是威風,實際上都隻是一場遊戲一場夢,那些藩屬國暫時強盛不起來就陪你過家家,等有新的主子或者強盛起來就要找你的晦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