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是……(2 / 2)

“上學期英語59!”差一分及格的事如果在90後群體中出現,周圍估計立即就會發出“囧”的感慨。這個字似乎已經成了90後網友的一種標誌,“如果我發了個‘囧’,他問我怎麼讀,我就絕對不相信他隻有17歲。”16歲的小王說在網絡中,“囧”這個字是可以用來判斷、分清“敵我”的。

網友“水管工”是四川大學一名副教授,他認為用“囧”表達情緒,體現了中國式的智慧:“古老的文化和現代網絡的完美對接,這是件讓人驚喜的事情。”水管工說,他在大學低年級課堂上說出“囧”字時,感覺一下就和90後學生親近了很多。

“‘囧’在網絡中是表達悲傷、無奈情緒的習慣。”SandraChou是北京大學博士生,她之前在日本學習了兩年媒體,她並不認同“囧”字符為90後網民獨享的說法:“至少我就是個70後。”Sandra說,像在現實生活中,人悲傷了會哭一樣,在網絡中,人有了悲傷或者崩潰的時候,就會“囧”,情緒顯然是和年齡無關的。

來源:日本“Orz”文化的啟示

囧,讀音Jiong,本作“冏”,像窗口通明。本義:光明,如冏冏(光明的樣子)、冏徹(明亮而通徹)、冏寺(即太仆寺,古代官署名,掌輿馬及馬政)、冏牧(冏卿,太仆寺卿)。

在網絡文化中,囧的內小“八”字視為眉眼,“口”視為嘴。它的內涵就是:作為頭,表達沉重的思想;作為臉,表達浪漫與激情;而在失意體前屈文化中,它的作用是前者;也常常表示鬱悶的表情,常用來形容一個人變態猥瑣(囧這個字的表情)

關於囧的形義,目前主要有四種說法:1.窗戶說。許慎《說文·囧部》:“囧,窗牖麗廔,闓明也。”2.倉廩說。屈萬裏:“囧字,當為倉廩一類之物,於此則作動詞用,“米囧”意謂“新米已入倉廩也”。3.祭名說。於省吾先生:“囧為祭名,契文亦作囧,通盟。即《周禮》詛祝盟詛之盟……囧米連文,盟謂要誓於鬼神。”4.地名說。李孝定於囧字取形讚成窗說,於辭義則認為是地名:“卜辭囧為地名,且多與米字同見。”

以上四種說法中,以“窗戶說”流傳最為廣泛。韓愈在《懷秋詩十一首》中就有一句“蟲鳴室幽幽,月吐窗囧囧。”“囧囧”在這裏通“炯炯”,意思是窗戶明亮。

“囧”在網絡的使用,最初的啟示來自日本,Orz是一種源自於日本的網絡象形文字(或心情圖示),並且在2004年時在日本、大陸與台灣地區儼然成為一種新興的次文化。

說起囧的流行,必須要提到“Orz”,這種看似字母的組合並非念成一個英文單字,而是一種象形的符號,在日文中原本的意義是“失意體前屈”,代表一個人麵向左方、俯跪在地,O代表這個人的頭、r代表手以及身體,z代表的是腳。日本人最初在網絡上,例如在電子郵件、IRC聊天室以及即時通訊軟件中廣泛使用這個符號,表現他們失意或沮喪的心情。

中國台灣的網民受到“Orz”的啟發,用“囧”替換掉了“O”,使得日文中的失意體前屈的頭部具有了更加寫意的表情,寫作“囧rz”。

有人這樣形容囧的魅力:囧是一種態度,囧是一種哲學;囧是平凡的,但是囧然一看,卻又包含著萬般語言;囧是神奇的,囧中有著對世界的探索;囧,就是囧,用其他的語言無法表達囧的萬分之一……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