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皇上還會說,台灣駐紮之軍士乃是大明士卒,怎麼甘心為林家所用……嗬嗬,皇上,切莫忘了,這些軍士從我征戰多年,他們忠於臣之心,絕不亞於皇上,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為了預防皇上兔死狗烹,臣早已提前將數萬守島將士的家眷全部移民海外……”
“至於說朱默研,姑且不論我們夫妻之間的情分,就算是為了利益,臣想,朱大郡主也會選擇抗爭下去。臣與蜀王府、齊王府、中山王府乃是姻親,如果臣死了,想那蜀王一脈還能有好果子吃?與其坐以待斃,不如鋌而走險,正所謂性命險中求啊,皇上!這是你逼臣的。”
“還不僅如此,皇上當知道,林家產業在整合了蜀王府產業之後,已經遍布大明的每一個城鎮,店鋪商號無數,可以說,大明產業不僅是林家的,還是大明的經濟支柱,牽連著大明以十萬計的子民,他們都要指望林家產業的存在維持生計,林家產業一倒,他們的生路何在?還可以告訴皇上,臣毫不誇張的說,如今大明國庫收入的6成來自於林家產業,來自於臣的賦稅。皇上如若不信,可以去問問戶部官員。”
“臣不是沈萬三,故而林家產業不是江南沈家。林家產業能走到今天,除了經營之外,指望的就是上到皇上、下到朝廷各級大小官員的鼎立支持。”林沐風侃侃而談,無視朱允炆和呂後那蒼白震怒的臉色,“這些年來,臣感念朝廷俸祿微薄,朝臣生活清苦容易腐化貪汙,故暗中向朝廷官員派發紅利,少則一年數百兩,多則上千兩。從各州府縣的主官,到朝廷大員,包括在京師的皇親國戚,全部拿著林家的銀子——這是臣這幾日整理出的一本名錄,請皇上過目。”
林沐風從懷裏掏出一本名錄,遞了過去。朱允炆麵色蒼白,氣得渾身抖顫,手指著林沐風顫聲道,“好你個林沐風,你好大的膽子,你居然如此……你……你這是謀逆!來人,將這逆賊推出去……”
一旁的朱嫣然慘淡一笑,“死又何懼?沐風今日徹底跟皇上坦白,不是林家久於謀逆,而是要告訴皇上,林家這麼多年來為大明江山做了一些什麼,付出了什麼,又得到了什麼!母後,林家為大明朝廷可謂是竭盡全力毫無保留,但林家得到了什麼?這些財富女兒本來是想全部捐入國庫的,可是,皇上卻違背功臣樓的誓言,意欲置女兒的夫君於死地!”
林沐風望著兩個衝進來的大內侍衛,麵色不變,繼續侃侃而談,“死嗎?臣之一死,大概就會成就皇上不朽的千古罵名了!”
朱允炆身子猛然抖顫著,手指著林沐風又怒又驚說不出話來。他萬萬沒有料到,林沐風居然有此足以要挾整個大明朝廷的後著。
朱默研盤踞台灣或許翻不起什麼大浪來,但如果她真要鐵了心與高麗、日本、呂宋等海外蠻夷勾結起來,用巨大的財富和先進的技術作為支撐,也會給大明朝廷造成不小的麻煩。
而誅殺林家不難,可一旦殺了林沐風,林家立即分崩離析,掌握著經營核心秘密的林家人一旦或被殺或逃到海外,林家產業也等於是敗了。林家產業一完蛋,大明的經濟雖不至於立即崩潰,但起碼會造成大明經濟社會的極大動蕩。一旦國庫收入銳減,大明國力就會立即削弱,那些剛剛侵占下來的地盤,那些被武力征服的異族,還會臣服於大明嗎?
殺一個林沐風不難,滅一個林家不難,難得是林家已經與大明經濟社會和大明朝廷盤根錯節,牽一發而動全身了。
一時間,朱允炆那個後悔啊!後悔自己不該太過寵信林沐風,任由他依仗皇權經營天下,編織起密密麻麻千絲萬縷滲入大明王朝血脈的巨大勢力網絡。到如今,撕破臉皮卻動不得他,朱允炆想到這裏,臉色變得一片鐵青,憤怒到了極致。
其實,林家能有今天的局麵,絕非是林沐風刻意為之,完全是一點點自然累積而成的。林家產業越做越大,工匠、夥計、雜役等等,就越雇傭越多;與其他商號合資、合作,甚至與大明權貴合作經營,林家產業在不知不覺間構建起一個龐大的覆蓋全國和海外的經銷生產兩條線的商業網絡,涉及其中的勞動力和各個層麵的勢力不計其數,其實就算是林沐風也沒有掌握一個準確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