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前行了幾步,突然回頭來皺了皺眉,“朕如今怎麼就覺得你變得很陰險?當日那個赤誠大度的林沐風上哪去了?”
林沐風嘴角一曬,“請問皇上,當年那個溫文爾雅的皇太孫如今又何在?”
……
……
破敗的零含宮中,出人意料地燃起了透亮的紅燭,在燈火搖曳中,兩個醉醺醺的身影對坐、交織,最終又分開,就在朱允炆醉倒不省人事在曹後那張冷榻上的時候,林沐風撣了撣身上的灰塵,晃蕩著身子飄然出了曹後獨居的臥房。
曹後披著一縷輕紗盈盈站在院中的樹下,神色複雜地望著眼前這個她越來越看不透的俊朗青年。秀兒侍立在她的身側,向林沐風偷偷瞥來的眼神依舊是那麼地火熱和溫柔。
林沐風在曹後麵前深深地駐足,半響無語。他驀然伸出手去,握住秀兒的手,在她耳邊低低說了一句,“秀兒,好好照顧皇後娘娘,萬事保重!”
秀兒抿著嘴唇點點頭,“王爺放心,秀兒不會讓王爺失望的……”
“我走了,你保重。”林沐風向曹後點頭示意,不再看她眼中那閃爍水動的朦朧,飄然而去。
*************************
3日後。朱允炆下旨冊封林沐風為靖海王,昭示天下,靖海王世代居於海外台灣,非奉召不得入京。而與此同時,又下詔說,皇後如煙自願披發修行為皇太後和皇上祈福,重立曹後為大明皇後。
5日後,林沐風舉家離開京師,跟隨他離京的還有齊王府和蜀王府的一些“第二代”和“第三代”,為了這些子孫輩的安全,齊王和蜀王毅然讓他們隨林沐風出海定居海外。浩浩蕩蕩的車馬綿延數十裏,京師上下又是一片歡送的熱烈場麵,送行的人群從城裏一直絡繹到凱旋門外的道路兩側,在眾人百感交集的注視下,這個大明開國以來功勳最大如同星辰一般絢爛的權貴,終於永久地離開了大明朝堂,從此海內再無林沐風此人。他的文采風流,他的絕世武功,他的赫赫功績,多年間都化為朝野上下津津樂道的軼聞和傳說。
“事了拂衣去,身藏功與名。”林沐風這句跟滿朝文武大臣道別時說的這句話,久久地在眾人心頭激蕩著。那淡然站在皇城城樓上眺望林家遠離的青年皇帝,望著越來越淡化的車馬人流,任憑秋風拂麵,良久無語。
建文4年深秋,也就是林沐風離開京師的一個月後,宮中傳出了曹皇後懷孕的消息。當這一消息傳到海外台灣島上的靖海王府時,已經是來年的春天。
後來玉霜回憶道,自己這個姐夫在聽到這個消息後,時而喜、時而憂,口中念念叨叨,像是魔怔了一般。他出了王府,乘車去海邊站在一塊嶙峋的礁石上眼望著大明的方向,口中喃喃自語:“男孩還是女孩?”
“男孩還是女孩啊!”林沐風突然迎風大聲呼喊著,嚇了站在礁石下的玉霜一跳。
時光荏苒。建文6年的春天,來自大明京師的消息終於傳了過來,曹皇後誕下一個龍子,在兩位皇太後的大力促成下,在滿月酒的那天被朱允炆立為太子。
這個時候,玉霜又發現,自己的姐夫興奮地沿著漫長的海岸線開始奔跑,一邊跑還一邊喊著一些莫名其妙的口號。玉霜回頭來望著一臉微笑的朱默研,幽幽道,“郡主姐姐,姐夫這是咋了?皇後娘娘生孩子,他興奮個什麼勁兒?”
朱默研嘴角浮起一絲玩味的笑容,顧左右而言他,咯咯笑道,“玉霜,你姐夫是個大色鬼,你以後可要小心了,小心他吃了你……”
玉霜雖然羞得跺了跺腳背過身去,但心裏卻幽幽歎了口氣,“他要是吃了我就好了……”
“刀子在誰的手中最安全?是妻子?是親人?是朋友?還是下屬?不,都錯了,刀子拿在自己的手裏才最安全。你姐夫終於弄懂了這個道理,玉霜,你還小,日後你也會懂的。”朱默研淡淡笑了笑,向遠去的林沐風揮了揮手。
********************
海外的日子清新愜意,雲淡風輕。而京師的日子,對於很多人來說卻是一種熬煎。曹皇後和秀兒,就是其中的兩個。雖然重立為皇後,又誕下龍子被立為太子儲君,但曹後還是沒有能獲得皇帝的心,除了孩子滿月酒那一天朱允炆到她宮裏來了一趟之外,平日裏連麵都不跟她見。當然,這也正是曹後希望看到的事情。
或許是因為四海安定的緣故,如今的朱允炆對於朝政的興趣大減,每日留在宮裏的尼庵裏,與如煙長相廝守飲宴歌舞取樂。
建文十五年的夏天, 30多歲的建文皇帝突患急病突然駕崩在如煙的床上。失去了倚靠和寵愛的如煙也在絕望中於當晚自縊追隨皇帝而去。為建文皇帝大喪之後,在皇太後曹後和兩位太皇太後的主持下,年僅8歲的太子朱燾即皇帝位,改元興寧,是為興寧皇帝。小皇帝登基後的第一道詔書就是召大明靖海王入京輔政。
半年後。林沐風奉旨入京,重新占據朝堂,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事實上的“攝政王”。之後,在小皇帝和宮裏皇太後的鼎力支持下,林沐風主導的大明朝廷進行了和風細雨一般的朝政改良。商農並重,發展貿易,鼓勵發明,廣開言路,側重民生,富民強兵……從政治、經濟和社會、軍事體製的各個層麵一起入手,不急不躁,舉全國之力拉開了工業文明革命浪潮的序幕,大明這架龐大的陳舊戰車開始緩緩上路,如果不出意外,在並不遙遠的將來,大明就會成為傲立於世界東方的第一強國,不論是文化文明還是綜合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