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娘娘,是不是有什麼不妥啊?”一向善於察言觀色的李蓮英看到慈安一直都沒有說話,就覺得一定是這些不懂事的孩子惹惱了主子,想進宮做妃子也不用做的這麼明顯啊。
他在心裏搖了搖頭,這些孩子到底還是年紀太小了。
“太後娘娘,奴才覺得幾位格格的才情雖高,但是這詩要是一個一個的念下去,恐怕耗時太久,會累壞了太後的身子,所以奴才狗膽請眾位格格將詩句寫於紙上,不知這樣可好?”
這個想法剛好合了東太後的心思,這些孩子一人一句嘰嘰喳喳,穿著打扮又有七八分相似,這麼多人站在一塊她還真分不出誰是誰。
現在李蓮英的提議倒是符合了現代麵試中筆試的做法。她暗暗發笑,這個李蓮英要是放到現代恐怕也是個做人力資源的奇才。
寫字這關其實不難,大家都是出自名門,三四歲起就有京門名師教化,字體自然是纖細飄逸,柔美又不失力度。
不過字寫的好並不意味著寫字的樣子也好,一兩個時辰下來,這些穿著花盆底的小格格就有些撐不住了。
她們不時抬起頭看著椅子上的慈安,但是這位東太後用手撐著頭眯著眼睛,好像是睡著了,太後不說話,誰也不敢停,雖然腰就快斷了,可手中的筆卻在不斷的往下寫。
“蓮英,陪哀家過去看看。”慈安終於睜開了眼睛,由李蓮英扶著在眾位格格見轉了一個圈,這一輪就淘汰了一多半,在宮中生存沒有點耐力和體力怎麼行。
慈安沒有當麵點破,而是叫宮女暗地裏告知幾位她看中的格格晚上留下來到共享晚膳,幾位格格都會心一笑,太後這意思是明擺著呢,看來她們幾個人的初選算是過了。說不定今晚上太後一高興就能賞她們個名份。
晚飯還是設在了禦花園,幾位格格表麵上祥和,但是內心卻是針鋒相對,她們看著慈安始終望向空中明月,以為她想以明月為題,都暗暗思量起過於明月的詩句。
但是慈安卻話鋒一轉談到了中俄之間的那份協議。
這些格格平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那裏知道什麼是中俄協議,在她們的世界裏一直都以為大清朝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個國家。
恭親王府的榮格格對這件事再熟悉不過,她福了福身子首先開口作答,“這份協議當然是不合理,隻是現在我大清國勢不強,有些事情也不得不妥協。”
慈安點點頭,這丫頭一看就是恭親王派來做說客的,大清的士氣低落,國庫空虛她當然知道,可是如果賠款根本就會對現在的國情雪上加霜,起不到一點作用。
“這錢不能賠。”一個身穿銀色旗裝的姑娘站了起來,她這句話喊的很急,甚至忘記了要尊稱一聲太後,李蓮英介紹說這是惇親王叔的外孫女玉格格,從小家裏給請了個洋人老師,學問倒是不錯,就是有時候這性子不太能守規矩。
慈安沒有怪罪她,反而讓她說下去,這位小格格倒是也不客氣,將中俄合約的利弊分析的頭頭是道,而且還一針見血的指出大清之所以會連連敗退,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武器不夠精良,俄國用槍炮我們用弓箭,怎麼能打的過。
小格格越說越激動,到後麵就有點收不住了,除了慈安之外所有人都在冒冷汗,如此這般得罪太後,待會非拉出去斬了不可。不過大家都按兵不動,看著別人倒黴也是這些大家閨秀的一件樂事,隻有一個人及時做出了反應。
禮親王世鐸外甥女秀寧格格跪在了太後麵前,為這個不太懂事的妹妹求情,婦道人家忘議國事是大不敬的死罪,這個妹妹喝了幾年洋墨水竟然糊塗的連這個忌諱都忘了。
榮格格有情、玉格格有膽、秀寧格格有義,這三個人可謂是各有千秋,尤其是玉格格,她那些西方的學識和思想絕對能幫上慈安的大忙。
慈安笑了笑,端坐了一下身子說道,“哀家也看出幾位格格交情甚好,不如就在宮中多留一段時日,陪伴哀家左右可好?”
這對於幾個孩子來說可是天大的恩賜,哪有拒絕的道理,三個人立刻跪下謝了恩,旁邊的人都投去了豔羨的目光。
慈安讓大家就此散去,她看著麵前的這三個小丫頭,以後她們可就是機要秘書了。
隻不過,讓人頭疼的第一個考題,在等待著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