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5章 東京(1 / 2)

在大清朝北京對俄國局勢進行談論的時候,日本東京也在行動了,首相府總理大臣東條二郎,此時也接到日本國駐德國柏林發來的電報。

電文是這樣的:俄國境內發生暴*亂,俄國沙皇遭到囚禁,國內動亂不已,俄國已經無力東顧朝*鮮,請總理閣下抓住這有利時機已報打日本之仇。

東條二郎看吧電文,同樣也是心情十分激動,與俄國人在朝*鮮幹了整整三年了,前首相大臣伊藤博文就是因此而下台的,現如今俄國內亂,正是我大日本帝國報仇的好時機呀。

就在東條二郎決定要進攻向天皇稟報俄國的情況的同時,有一份電文由總理府的參事員給總理大臣東條二郎拿來了。

那參事員來到凍腿二郎麵前躬身向他說道:“總理閣下,這是朝*鮮駐軍最高司令官給您發來的電報。“

東條二郎一聽急忙將電報拿過來仔細的看了一遍,原來電文上是這樣寫到的:“總理閣下,目前俄國住朝*鮮的守軍,軍心渙散,軍紀不嚴,出現大量士兵出逃事件,軍隊的軍官隻知道花天酒地,軍隊疏於訓練,正是我大日本帝國反攻的最佳時期,請總理閣下答應讓我軍反攻,本人願在一周之內就徹底解決朝*鮮問題。”

東條二郎看完之後,立即穿上裘皮大衣,急急忙忙的出了首相府,駕著馬車趕往皇宮麵見天皇去了,

這幾年由於海軍遭遇大清水師的伏擊,海軍幾乎損失殆盡,同時又因日俄戰爭延續多年,日俄雙方已經陷入消耗戰了,每年日本國民產值的近大半收入用於戰爭了,國力實在是有些不支了。

大清朝的變法革新要遠遠晚於日本,但是這些年的發展速度確實大大的超過了日本,目前就大清有自己的汽車工業,服裝工業,上海有他們自己的造船廠、軍械製造廠、天津又稱為大清朝的一大工業基地,因此大清朝的經濟已經讓日本仰止了。

據從大清朝北京傳回來的消息,目前大清朝的官員幾乎人人都是開著汽車上朝麵見皇上去的,哪像他東條二郎還要坐著馬車受著寒風,凍得哆哆嗦嗦的,去麵見天皇了。

東條二郎想到這裏每每都是咬牙切齒的,恨不得立即從朝*鮮打入大清朝,把大清朝的水師港口通通的給毀掉,炸沉他們所有的艦船好報一箭之仇。

從首相府到皇宮,路途不算遙遠,但是由於地麵上的積雪較厚,馬車行駛的也是非常的困難,等到東條二郎趕到皇宮時,盡管他的身上穿的時裘皮大衣,已經將他凍得不能自行下車了。

好在馬車夫與隨從的幫忙下,將他攙扶下馬車之後,來到皇宮的守衛室內暖和聊好一會之後,這才進宮麵見天皇去了。

明治天皇早已椅作古了,新天皇同樣也是一名及其好戰分子,對於大清與生俱來的就有一種敵愾,尤其是在明治天皇憂鬱而終的情況下,他才繼位的,他深知明治天皇為何而終,知道他要怎樣繼承他的遺願,如何與大清朝對決才是他的最大願望以及治國理政的目標。

因此他也是在時時刻刻的夢想盡快解決朝*鮮問題,入侵大清乃是他的最終目標,將日本從彈丸之地展伸出來,進一步建立大東*亞共榮圈,乃是他的最高目標。

東條二郎緩和過來之後,便進宮拜見天皇去了,東條二郎想天皇行禮之後,方才開口說道:“天皇閣下,這時我剛剛收到的兩份電報,請閣下您過目。”

天皇接過東條二郎手中的電報之後,打開看了一遍,臉上的表情變得豐富多了,他笑著看著東條二郎說道:“東條君。看來你的機會到了,我們大日本要抓住這一有利時機,一舉將朝*鮮境內的俄國軍隊給消滅掉,然後突襲進兵大清占據東北再作打算。”

天皇看著東條二郎說道:“東條君,你看怎麼樣,你還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東條二郎看著天皇說道:“天皇閣下,我完全讚同您的旨意,但是目前重視隆冬季節,我們的海上運送兵力與給養有些困難,此時發動戰爭恐怕是對我們十分不利?”

天皇聽罷東條人太黃俄分析,搖著頭說道:“東條君,冬季發動戰爭對我們不利,同樣對俄國人也不利,也對大清朝不利,我們要想想如何將不利變成有利,你想想他們的給養也是無法跟上的,尤其是目前國內動蕩,這些駐軍將來的出路十分不明朗,軍心不穩,軍紀渙散,真乃是天助我也。”

太後說道這裏,態度變得嚴肅起來了,他看著東條二郎說道:“東條君,大丈夫做事不要畏手畏腳的,放開膽子一搏,興許還是一片新天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