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集 第一百二十八章 殘陽如血(全書完)(2 / 3)

這個時候,李孝恭抓住戰機,率領戰艦兩千餘艘,順長江東下,接連攻陷荊門,宜都等重鎮,進抵夷陵,當時,梁軍大將文士弘率士卒數萬,鎮守清江。

經過幾次水上交鋒,李孝恭擊敗文士弘,梁軍死傷無數,唐軍一路進發,投降者眾多。

五月,唐軍包圍江陵,這一天比另一個時空這件事情發生的時間早了幾個月。

唐軍包圍了江陵,截斷了城內和外界的聯係,由於在奪權的時候,蕭銑誅殺甚多,他的部屬得到將領被圍的消息之後,都隻是在一旁觀望,很少有人帶兵來救。

最後,蕭銑開城投降,荊楚一帶盡入唐朝版圖。

隻是,這個時候唐軍在南方的大勝對李唐來說解不了燃眉之急。

進入五鳳四年之後,夏軍從潼關以東,河內,並州等三個方向多次向唐軍用兵,唐軍疲於奔命,使盡了渾身解數,這才堪堪敵住夏軍,沒有讓夏軍攻破潼關,獲勝占據河東,然而,河內現在已經全部被夏軍占領,並州的大部分土地也已經落入了夏軍之手,李仲文隻能堪堪守住晉陽這一座孤城,陷落也隻是時間的問題了!

在去年年底,唐軍在洛陽大敗之後,夏軍逼近關中,長安震動,當時,李淵讓人向突厥可汗卑躬屈膝,請求可汗率軍南下,如果突厥人能夠幫助唐軍擊敗夏國,奪取天下,李淵願意將並州以東全部割讓給突厥王庭。

其實,這個時候突厥可汗阿史那矣利弗已經有了南下奪取中原的打算,李淵的請求正中他的下懷,於是,他調集兵力準備南下。

就在這個時候,不曉得是老天沒有占在他那一邊,還是沒有占在李唐那邊。

去年年底,突厥可汗阿史那矣利弗暴病身亡,他的弟弟將軍阿史那咄苾當上了可汗之位,史稱頡利可汗。

頡利可汗初登汗位,人心不穩,在這個時候,自然不會輕易南侵,再加上東麵還有一個對汗位虎視眈眈的阿史那缽畢,他更不是不敢向南輕啟戰端,中原雖然戰亂不休,草原上也不怎麼太平啊!

突厥人的爽約使得李唐更是難以支持,以前,光憑消耗戰唐軍輕鬆就拖垮了驍勇善戰的定楊軍,現在,和占據大半個中國的高暢比拚消耗,其結果可想而知。

於是,六月份,晉陽陷落,夏軍並州軍團在徐勝治的率領下大舉南下,另一方麵,尉持恭率領夏軍從河內出太行,攻入長平,另一方麵,高暢親率大軍猛攻潼關,徐世績則率領一路兵馬從襄陽出發,進襲武關,至此,唐軍四麵受敵。

另外,在南方,李靖花了半年的時間擊敗了李子通,李子通不得已投降了夏王朝,李靖率軍西進,與李孝恭在長江以南交戰,多次擊退唐軍,李孝恭不得已,隻能率軍緊守江陵,當初,那些投降了唐王朝的原蕭銑部下,林士弘餘部又紛紛改弦易張,投降了夏王朝。

不過,南方的戰事對天下大局的影響並不大,真正的影響還是在北方。

八月,徐勝治從龍門渡河,他采取的行軍路線和當初李唐進襲關中的行軍路線大致相當。

守住蒲阪已經沒有多大的意義,得到夏軍過河的消息後,李世民讓劉弘基鎮守蒲阪,自己率軍撤回關中,同一個月,高暢攻破潼關,李建成率領少量輕騎返回了長安,當月,李淵下令遷都。

時間到了九月,在塞外,突利可汗得到了夏國的兵械糧草支援,率領本部附庸向西發動了奪取可汗大位的戰爭,頡利可汗匆忙抽調兵力迎擊突利可汗,雁門,馬邑等邊郡落入了高暢之手。

九月下,唐皇李淵進入漢中,秦王李世民留守關中,夏軍圍困長安。

“稟大王”

一個親衛疾奔而來,單膝跪地。

“說吧!”

李世民知道,這人帶來的不會是什麼好消息,不過,已經到了這步田地,不管是什麼壞消息,他都能夠承受。

“大王,夏軍攻破西城,已經殺入城中了!”

“是嗎?”

李世民輕笑了一聲,他隻有一萬人,城中百姓不是隨禦駕前去了巴蜀,就是逃出城去了,沒有兵力守城,士氣又如此低落,城破也隻是時間的問題,當初,他率領大軍進攻大興,也不過是在短短的數日就將大興攻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