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有輩分的差別,程心妍不擔心阿杏打原牧白的主意,但五姑老太太身邊還有兩個婢女,為免有人賊心不死,派人暗中盯緊她們。
原致軒婆媳帶著三個孩子去了臨安,李林父子忙著做生意,隻過來點了一下卯。原致堂和鄭五娘五姑老太太一家在原家住,程心妍要養胎,原牧白要出門做生意,都有正大光明的理由不去應酬五姑老太太。點翠是妾,五姑老太太瞧不上,有事沒事就帶著阿杏去找原致亭。
五姑老太太在原致亭麵前不住口地誇阿杏,說她這也好,她也好,簡直就是世間少有的好姑娘,沒人比得上。
原致亭也幫著誇,可就是不鬆口答應娶阿杏為妻。
阿杏不知是臉皮厚,還是其他原因,在一旁不羞不臊的聽著。
點翠忍了幾天,忍受不了,跟程心妍抱怨,“太太,奴婢實在是沒見過這樣沒臉沒皮的母女,老太爺都說的那麼清楚了,她們還要往上靠,天天過來,說東道西的。杏姑娘昨天還送給老太爺一個荷包和一雙鞋子。”
“你都說她們沒臉沒皮了,做出這樣的事,又有什麼奇怪的。”程心妍安撫她,“隻要老太爺不答應,她們糾纏不了多少時日的,過幾天,她們達不到目的,就會乖乖回莆田了。”
程心妍說的是常理,可是,五姑老太太不是常人,她一家人一住就住了半個多月,她們要在長久地住下去,不過是供應她們一日三餐,問題不大。可是五姑老太太兩個兒子不是安分守己的人,他們頻繁地進出城中的花街柳巷,酒樓賭坊,以原家親戚的名義賒賬。
穆慎一看著那一疊厚厚的賬單,實在不敢拿到程心妍麵前去給她添堵,找到原致亭。原致亭又有什麼法子,隻得出銀子還賬。就在原致亭瀕臨發火的時候,莆田那邊知道五姑老太太來臨安後,派來通報情的人終於來了。五姑老太太之所以會離開老家來臨安,是因為欠下了一筆巨額賭債。
因為性格為人都存在問題,五姑老太太和原氏一族人關係非常惡劣,她嫡親的兩位兄弟在幫著償還了幾筆債後,發現數額太巨大,無法承受,宣稱與之斷絕關係,不再管這件事。
債主天天上門要債,五姑老太太應付不了,這時臨安這邊往老家送來了年禮,看到那些豐厚的禮物,五姑老太太計上心頭,和債主談妥,留下老頭子及長子長媳當人質,帶其他人以及債主派來的兩個壯漢一起來臨安了。用意很清楚,就是要把阿杏嫁給原致亭,好靠上這棵大樹,讓原致亭還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