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裏·波特,此前史蒂夫·科爾執掌太陽總經理之位時代替邁克·德安東尼執教太陽的試驗品,emmm……失敗的試驗品。
但兩人私底下自然是有一些交情的,現在科爾自己出山執教,他便將特裏·波特請出,作為尼克斯的進攻教練。
當然,單論進攻體係的調教,特裏·波特一定是不如科爾的,他最多也就隻是科爾的一個助手。
史蒂夫·科爾的尼克斯首訓,攻防教練都已經確定但都還沒有到任,科爾就隻能讓體能運動部的幾個教練,帶著尼克斯眾將先進行了一天的基礎訓練,包括跑位、投籃、團隊配合等等的訓練。
到了下午,訓練結束之後,科爾就找到了林大浪。
“我是一個信守承諾的人,我希望你能夠深刻認識到這一點,韋弗。”
簡單來說,科爾想找林大浪聊聊接下來尼克斯要打的戰術打法了。
“我的戰術體係裏,不會有一個像跑轟進攻裏的控球後衛那樣的持球大核的,球權會在每一個合適的時機出現在每一個合適的球員手中……”
這一句,科爾的目的是希望林大浪能夠理解,他不會讓林大浪成為持球大核的原因。
林大浪當然理解,他已經猜到科爾的戰術體係裏他會是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定位了。
“我的戰術體係裏,傳球和切入十分重要,擋拆掩護也是十分的重要,所以我希望,你能夠放下身段,去幹一些角色球員才會幹的活。”
聽到這,林大浪就忍不住了:“你好像很不了解我,史蒂夫,你沒來之前,角色球員的活我幹得少了?”
“好吧,那就說最後一點,也是最關鍵的一點——你想要的低位進攻,會有,但不多,絕大多數的時間裏,我需要你出現在高位,利用你的三分和傳球,去組織策應進攻。”
終於,林大浪知道了他在科爾的戰術體係之下的角色定位,但這是他一早就猜到的。
說白了,科爾要在尼克斯玩的這套戰術打法,還是前世的未來他在勇士玩的那一套,傳切進攻,加內線球員的高位策應。
林大浪要扮演的角色,就是德拉蒙德·格林的角色,隻是他的戰術地位會更高一些,他能夠得到更多的自主得分權。
而如此一來一回,林大浪的場均得分會上漲一些,但並不會暴漲。
這就有點不符合之前媒體狂吹的林大浪的場均得分會暴漲這一點了,但林大浪是無所吊謂的。
在這個中鋒稀缺的年代,他的得分還真就不需要暴漲,隻要再漲那麼一丟丟,就足以他在個人數據一端壓過德懷特·霍華德,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沒有任何疑問的聯盟第一中鋒了。
而科爾帶來的這套全新的戰術體係,就足夠林大浪實現這一點了。
畢竟此前邁克·德安東尼的那套跑轟進攻,林大浪是一點戰術地位都沒有,得分隻靠隊友傳球和籃下撿漏。
現在多了很多自主持球的機會,得分小漲一波,那是一定的。
“具體的戰術打法,我們明天再談。”
明天,特裏·波特就到了,史蒂夫·科爾帶來的這套戰術打法,也到了可以開始演練的時候了,不過當然,隻是進攻,防守麼,還得等羅恩·亞當斯到位才行。
……
次日,特裏·波特風塵仆仆的趕到,尼克斯的進攻戰術演練便開始了。
果然不出林大浪所料,他完全扮演了德拉蒙德·格林的角色,對比尼克斯原本的跑轟進攻,這套傳切進攻顯得更全民皆兵了,德拉季奇、傑森·理查德森,還有鋒線上的那一堆得分手,都能夠拿到相差不大的球權和出手權。
而林大浪,相比此前,多出了更多持球的時間。
從隊內對抗賽來看,體係內,林大浪的三分出手變得更多了,也多出了擋拆後切入再接傳球的出手。
如果再加上科爾答應的每場比賽都會有的林大浪低位單打的時間和空間,那林大浪的場均得分突破20分,應該是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