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大業七年(2 / 2)

“大業七年?眼下是大業七年!”蕭凡的聲調很高,有些尖細刺耳,一臉的震驚之色。

“是呀,公子!這又怎生了?”蓮兒壓根兒就不明白蕭凡為何如此震驚,好奇的眨巴著眼睛,打量著蕭凡。

“大業七年是沒甚麼,大業八年就不同了。”蕭凡強忍著心驚,盤算開了:“眼下是大業七年四月,離大業八年隻有八個月了。也就是說,還有八個月,隋朝就要崩潰了!”

熟知曆史的朋友都知道,隋朝是一個極為強盛的王朝,其強盛程度不比唐朝差,可以說,有過之而遠不及。

都知道唐朝的“貞觀之治”非常有名,唐朝積累了雄厚的國力。但是,貞觀之治比起隋文帝的“開皇之治”,差得很遠。不說別的,隻說全國總人口,開皇之治就比貞觀之治多了一倍多。隋煬帝登基時,隋朝擁有890萬戶人口,而到了唐太宗駕崩之時,唐朝才擁有380萬戶人口,差了整整一倍多。

唐朝恢複到隋朝的實力,要到唐玄宗時期去了。唐玄宗時期,是唐朝最為強盛的時期。

由此可見隋朝是何等的強盛了。

很多人認為,隋朝的滅亡,是因為隋煬帝大建宮室,奢華過度造成的。事實上,不完全對。在隋煬帝登基之初,隋煬帝做了幾件大事,推動隋朝向著更加繁榮的方向發展,隋朝更加強盛,隋朝的國力震驚世界。

真正讓隋朝崩潰的是兩件事,一件是東征高句麗,一件是隋煬帝失信於天下。

大業八年,隋煬帝出動一百萬大軍東征高句麗,最後以失敗而告終。一百萬大軍戰敗,其影響是災難性的,天下震動,農民起義風起雲湧,隋朝從而走上了崩潰的道路。

大業十一年,隋煬帝被始畢可汗圍在雁門,差點成了突厥的俘虜。為了解圍,隋煬帝下旨勤王,懸下重賞。李世民、竇建德、王世充他們都趕去勤王。各路勤王大軍趕到,始畢可汗不得不解圍而去。

事情到了這種程度,應該說是大好的結局,皆大歡喜。然而,隋煬帝做了一件讓天下失望的事情,他心痛錢財,反悔了,不再賞賜有功之士,這讓天下人為之寒心。

正是這件事,讓李世民生出了反意,並付諸了行動。

可以這樣說,大業八年是隋朝的分水嶺。在大業八年以前,隋朝蒸蒸日上,國力極為雄厚,其強盛不在漢唐之下。從大業八年開始,這個強盛的王朝就開始瓦解了,到最後,分崩離析,不複存在。

“離大業八年還有八個月,就要天下大亂了!”蕭凡有些心驚,暗自思量:“八個月後,李淵、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平陽公主、李靖、徐懋功、李密、柴紹、秦瓊、尉遲敬德、程咬金、翟讓、裴仁基、裴行儼、張須佗、王世充、劉武周、宋金剛……這些隋唐風雲人物就要馳騁天下。”

一個個熟悉的名字湧現在腦海裏,蕭凡是異常震驚,同時,又無比的振奮。

“與這些英雄人物生活在同一個時代,未必就是不幸!”蕭凡越想越是振奮:“在這樣的時代裏,最差最差,抱一根粗腿,就能保得衣食無憂。別的不說,與李世民,或者李淵交好,這升值空間就大了。”

想到此處,蕭凡眼睛忽閃忽閃,更加興奮:“要是運作得當,成為一方霸主也有可能。因為我知道曆史的走向,這就是我的優勢,我可以提前布局啊。如此一來,青史垂名也不是不可以!”

正想著,蓮兒又告訴了蕭凡一個讓他特別振奮的消息:一個隋唐時期,特別特別有名的牛人與蕭家是世家,交情極為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