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後,京都一家名叫‘高升客棧’的小客棧裏來了三個書生裝扮的人,“掌櫃的,來三間房。”其中一個年齡大一點左耳邊有顆黑痣的書生說道。
“哎,好嘞,小二,帶三位客官到二樓。”掌櫃的一見生意來了,馬上喜笑顏開。
“哎,終於到了,這京都比之揚州還真是繁華。國都就是不一樣啊!”年齡較小的書生站在窗前看著下麵人來人往的大街。
“是啊,終於到了,不過奕弟,放著那麼多好的客棧不住,怎麼盡住這裏呀?”原先那個書生在打量一遍房中的擺設後,皺著眉頭說道。
“陽兄,咱們現在是出門在外,比不得家裏,哪能事事這樣隨意,咱們的銀子也得省著點花,不然到時候喝西北風去啊。再說了,像我們這樣的打扮去住那樣的客棧,豈不引人懷疑?”小書生說完閉著眼睛假寐著,也在考慮以後的生活,一路下來銀子花了不少,哎,都怪自己心軟,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沿入撒下的銀子沒有上千也有好幾百兩呢,真是心疼啊!
“小……不是,二弟,我給你按摩按摩吧。”三人中未發話的那年紀與年齡大的相仿的書生說道。不消說,這三人就是離家出走、化名為蕭奕的肖麗等。三人經過一個朋的長途跋涉終於到了京都。其實一般人十天半個月就能到的,一來因為無事,二來第一次出遠門,肖麗在現代什麼沒見過,對於沿途一些民間的風土人情也是見怪不怪;但楊一跳跟紫菱就不一樣了,雖然楊一跳也是見過世麵的,但是對於民間的東西也是不了解的,所以跟紫菱兩人就像個土包子一樣,見了什麼都稀奇,覺得新鮮,一路走走停停難免就這樣了。
三人在客棧裏稍事休息了兩天,才又生龍活虎的。
“今天出去逛逛吧,順便也打探一下市場行情,好好計劃計劃吧。”肖麗邊吃著早飯邊道。
“打探市場行情?你想做點什麼?對了,這兩天晚上你都上哪兒去了,我去找你你也不在房間,出去也不跟我們說一聲,萬一出事了可怎麼辦?”楊一跳頭也不抬的問著。
“沒什麼事,就是覺得無聊出去走走;還有我們總得找點事做吧,總不能坐吃山空吧,雖然我們帶的銀子夠我們花用幾年的,但是俗話說的好‘人無遠慮,必有近窮’啊,得趁咱們手頭寬鬆時好好劃算劃算,要到了真沒銀子的時候再想那就晚了。”肖麗一副老神在在的神情,“這樣,還是先解決住房的問題吧,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咱們老是住客棧也不是辦法呀,而且長住的話也不劃算,是吧!”
“恩,也是,不管怎麼樣總得有個棲身之地才好。”紫菱與楊一跳也讚同的點點頭。
出了客棧,一路往西行去。據客棧的小二說:北邊是皇城及皇親國戚的府宅;南邊是一些達官顯貴的住宅,普通人是不能住的;東邊是商賈之地,地價比較貴;而西邊是普通平民住宅區,地價相對便宜。根據現在的身份三人一致決定在城西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