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人的膽子兒真的是很大,那麼最後就總會做出讓很多人驚訝的事情,但是要想在行動舉止,言談話語上,你就跟本看出來這是一個賊大膽兒的人。直到在發生了一些很驚人的事情之後,人們總是會驚訝的發現,那些在平常就言少慎微,說話的聲音都不是很大的,看起來老實巴交的,甚至是在平常就顯得懦弱無能看起來很好欺負的人,真的會在在某些時候爆發出驚人的潛力,那經天地泣鬼神的膽氣,絕對會讓你佩服的五體投地,甚至產生膜拜的衝動。
那些為了救人,敢用血肉身軀,抗衡那些非人力所能抗拒的災難時,無論是汶川地震中為學生在廢墟中支撐出救命空間的老師;還是在高速行駛的汽車前推開孩子被撞飛的路人;亦或是衝進海嘯中救出孩子的父母!這些都是在用他們的勇氣,在他們心中,或許被他們早以忽視,牢牢刻在心中的信念,為自己壯起無畏的勇氣,在那一刻,他們充斥於心中的勇氣,讓他們有膽量麵對一切力量,在精神上,他們是屬於無敵的!
這些逝去的和活著的,無愧於自己信念的英雄們,用那樸實卻又感人的語言,讓人們聽到的是:當時什麼也沒想,隻是想著衝上去將人救下來,在腦子裏根本就沒想到過自己會怎樣。也許這些被稱為英雄的人們,平常就是樂於助人的人,也許這些英雄就是那些平常膽小怕事顯得懦弱的人,也許這些英雄們就是那些很少說話聲音不大的人,但是,他們在救人的那一刻,他們無比高大,他們的做為讓人仰視!他們在精神上無畏的勇氣,無懼眼前的所有一切,他們折服了所有的人,震驚了一切小看他們的人,他們無愧於勇者稱呼,英雄不足以訴說他們的英勇,隻有勇者的讚譽,才能告訴世人,他們的事跡值得傳承。
為什麼,在救人的那短短一刻,能讓人在精神上爆發出如此巨大勇氣,無所畏懼那些能的失去生命的危險,仍然衝鋒上前。在事後卻又說心裏隻想著救人,其他什麼也沒想。汪洋猜測,其實在救人的那一刻,人的念頭的通達的,潛意識與主意識高度統一,在高度集中的思想使心靈與身體高度協調,專注的唯一性,直接忽略將要麵對的危險,這就是大腦的高度集中產生的單一性,才會腦海裏除了救人沒有別的想法!
在救人這一事情上,華夏人的文明傳承,使的大多數普通華夏人充滿著俠義情節。自華夏出現的諸子百家以及後來的儒家文化中,仁,義,文,武四個字,總是伴隨著那些悲天憫人,同時又充滿著俠肝義膽的精神烙印,已經深深刻在華夏人血脈骨髓之中,那已經變成了一種天生的本能,是華夏人心靈的信仰的源泉。華夏人用不著象歐羅巴人信奉天主,上帝,用不著教堂祈禱,用神靈充斥空虛的心靈,麵對未知的恐懼,尋求心靈寄托的神靈,他們的生活充斥著自身利益科技文明的發展與哲學心靈寄托的尋求,就像風中草,跟隨風的方向左右擺動。華夏,這個在地球曆史經曆超過五千年曆史傳承的古老文化,是完整的,沒有任何斷層的,海納百川的多元文明。追求天人合一,萬物一體的古老道儒哲學,在華夏這個名字出現的同時,就已在在華夏人的血脈中流傳。
華夏這個文明是有別於歐羅巴體係的精密僵直機械科學,是一種感性文明。是一切基於心靈感受實體化的的偉大文明體係。最有代表的是至今還在使用的四方文係。華夏的書法將四方字,由粗細、輕重、方圓、枯濕、濃淡組成的等等變化,表達出快樂,悲傷,剛硬,豪邁的種種感情,這不是文字本身的意思,是一幅畫,一幅活了的畫麵所要表達的感情!這不是用眼睛看到的,是心靈領悟到的,是用心靈的體會的感覺。悟,就是感覺;領悟,就是感覺到了,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