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懲罰好人?(2 / 2)

林浩然對於這個‘女’人,‘露’著無奈的苦笑。打開了p,在藍天博客上麵翻了幾篇文章之後,目光又回到了那篇25五星級的文章上麵。

這一篇文章讓他越看越有味道,在給對方打賞的同時,計劃‘春’節後將他拉到自己的智囊團中。文章的作者劍指股市,認為股市將會爆漲。

“09年,政f公布華夏黃金儲備量1085噸後,之後的幾年,這些數據已經不對外披‘露’了。去年“黃金十年”的終結,一方麵是美國為了突顯美元進行打壓,另一方麵則是華夏暫停黃金的購買。這裏不知道華夏跟美國有沒有達成某些合作,但國際黃金如今下跌了,民眾投資黃金願意下降。對於其他國家的民眾倒沒有什麼,但在華夏這裏,已經幾乎沒有什麼理想的投資標的,政f為著股市的拉升鋪平了道路。”

“政f選擇股市作為新的貨幣蓄水池。一邊通過增發貨幣拉升藍籌股,吸引跟風盤;一邊通過媒體鼓吹牛市到來,讓到社會資本不斷湧入。至於經濟下滑這一個客觀的事實,完全可以用另一套,比如‘華夏股市跟經濟相背而馳,沒看到前些年華夏經濟好的時候,股市仍然低‘迷’嗎?’或者,還可以創造一些誤導人的數據。去年股分紅增加了多少多少,但不會告訴你新增加上市公司多少家;今年又有幾間企業利潤翻倍,但不會告訴你去年有多少間企業利潤腰斬;多少家公司股價翻倍,但不會告訴你利潤沒漲……總之,設法將民間資本拉進股市這牢籠中,讓到房地產的泡沫溫和縮小,消化超發的貨幣。”

……

林浩然看完之後,心生著一些小感慨。國家現在主要目的有二個消化存量資金和為國企改革尋求資金,至於股市被拉抬之後,何去何從,這還是一個未知數。

瘋狂的做法就是將它當作房地產那般鼓吹,從2000元漲到2000塊,成為新的蓄水池。股市同樣可以從2000點漲到2萬點,可以套牢數十萬億的資金。

一旦如此,這房地產價格自然有所下降,讓到民眾滿意;財富從房地產轉向了股市,再從股市中慢慢‘抽’血,成了超發貨幣的新蓄水池,而且可以讓資金流向實體企業。

隻是,股票並不是剛需,他實則僅是一種投機品。

在股市上,別談論什麼價值投資,這個論點缺乏數據支持。當年07年那‘波’大牛市,哪個人進去會說,我學著巴菲特拿一輩子的?都是想賺快錢,今天買明天賣,一直到現在都是主流思維。

至於泡沫之爭,就更沒有意義了。

隻要證監會敢將“漲跌板”撤掉,基本上所有股的股價都會腰斬。若一天頂多虧個10,大家都覺得不害怕,莊家也可從容布局獵殺散戶。

若是突然間大家知道一天可能虧90,他們就會用點腦去審量手上的股票了,仔細地掂量一下了。

養老金入市,這基本上年年都在鼓吹,但隻聽雷聲不見下雨。這結餘3億華夏幣的巨額資金,放在賬戶上,自然會被通脹所縮水。從這裏就可以看到,若股市有投資價值的話,大家會反對得如此‘激’烈?

政f印錢推動股市,將超發貨幣引向股市,這其實還是之前那一套,經濟不行了,就馬上印錢。但是這裏最讓林浩然擔心的問題在於,事實上,華夏的財富並不在房地產,而在於積累的外彙。

華夏過去的幾十年裏,通過出口貿易積累的這三萬多億美元。嚴格來說,不能算成華夏的財富。這些錢一多半已經借給美國了,美國已經把它‘花’掉了。

但不論怎麼說,這三萬多億是一塊‘肥’‘肉’,美元才是世界的硬通幣。如今貨幣越是超發,富人積累的財富越多,一旦外彙監管鬆動,巨額的財富會‘精’明的富人洗劫走。

正是如此,林浩然覺得,股市拉升到最後,這其實是一個陷阱。目的是消化存量資金和為國企尋找資金,而不是讓它成為第二個房地產,將它從2000點吹到2萬點。

他始終認為,這個國家的舉措不應該懲罰好人。兢兢業業工作的人,卻比不上在股市投機民眾的收益,這樣不是有悖於最基本的公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