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 匈奴匈奴 第四十四章 單於庭生變(2 / 3)

此時的‘單於庭’與李信多年前見到的‘單於庭’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化,依然是用籬笆圍成一個圈,裏邊大大小小的帳篷把一個碩大的金帳圍了起來。唯一不同的是,在籬笆的外圍多出來更多的帳篷來,圍出一個更大的圈來,裏邊兵卒人影晃動,大約有四五萬的人馬。

一個大約三四十歲會講漢語的貴族早就迎在外邊領著李信、張良等人穿過大圈,進入籬笆內,先將隨從安排進數十頂小帳篷內後,把作為使者的張良引入一個比金帳稍小的帳篷。作為一名護衛兵,李信同李敢等人在帳篷內為張良收拾著東西。張良泡了壺好茶請帶他前來的貴族喝,似有意又似無意的笑問道:“‘單於庭’外邊重兵把守,是不是不相信我們的誠意,想用武力威逼我們簽訂有損我國利益的和約?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是寧死不簽和約的,就算最後虛以委蛇與你們把和約簽了,這個和約也是做不得數的,而你們將會為自己犯下的罪過得到****猛烈的回應。”

此貴族名為刑未央,乃是冒頓手下一個權重的王爺,算起來還是冒頓的叔輩,對匈奴忠心耿耿被冒頓引為心腹。冒頓因何而病,他自是一清二楚,而且就在前兩日還收到了一個令他頭疼的消息。

有個他安插在被貶黜的正宮娘娘身邊女奴遞來消息,說昨日夜裏正宮娘娘秘密招見左賢王須卜呼韓,須仆呼韓一到,伺候的女仆就被正宮娘娘逐出大帳,兩人湊在一起神神秘秘的嘀咕起來。談了大約半個時辰,正宮娘娘要奶酒,送奶酒的正好是他安插的女仆,聽到了兩句話。

正宮娘娘說:“……他已經病重,而且病得越來越重,你不要走遠。”

須卜呼韓道:“一切全憑娘娘安排,事成之後一定不會忘了娘娘的恩情。”

說罷,兩人相視一笑,笑得十分開心十分得意,眼角都擠出皺紋來。

從這兩句話裏,以及須卜呼韓與前正宮娘娘之間的表情,刑未央馬上嗅出陰謀的問道。誰病重?當然是冒頓病重。為何在冒頓病重的情況下不讓須卜呼韓走遠,這裏邊……?

為了不使匈奴發生內哄,一回到‘單於庭’,冒頓與占領‘單於庭’的左大且渠商定,對於左大且渠殺害王族的事情怎麼處理,等到在‘龍城’召開貴族會議時,經貴族們討論後再做決定。但兩軍的人馬必須先撤到‘龍城’,‘單於庭’的安全暫由右賢王須卜呼韓監管。

須卜呼韓與冒頓是什麼關係左大且渠自是明白,‘單於庭’還有他的女兒以及本族許多重要的人物,他如何肯把‘單於庭’的防務交由貌似對冒頓忠心耿耿的須卜呼韓?要是自己走後,冒頓一聲令下,自己的女兒與族人豈不全都人頭落地?他當然不能同意這個提議,然而事情就是這麼奇怪,僅僅過了一夜,左大且渠與正宮娘娘見了一麵之後又同意了這個要求,並督促著冒頓人馬趕快趕往‘龍城’。這不得不讓刑未央懷疑須卜呼韓有問題。

為什麼在冒頓病重的情況下正宮娘娘不讓須卜呼韓走遠,是不是想等冒頓死了須卜呼韓趁機奪位?或者須卜呼韓竟要親手置冒頓於死地?有可能的,一定有這樣的可能的!刑未央把自己心裏的擔憂向冒頓說了,冒頓受此一激,病情更加的嚴重,讓他去令須卜呼韓拔營趕往‘龍城’。然而須卜呼韓以種種借口不聽大單於號令,而且用人馬把整個‘單於庭’圍了起來,就連金帳的守兵也換成了須卜呼韓的人,他連見冒頓一麵也得須卜呼韓批準方向。

刑未央更加懷疑須卜呼韓有弑君謀反之心,派人衝出重圍去通知已趕到‘龍城’的各地親王,讓他們速帶大軍趕來‘單於庭’勤王。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消息才剛剛傳出,聚於‘龍城’的各地親王能否趕在須卜呼韓動手之前返回還是一個未知數,所以他是滿麵的愁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