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六章 雲開霧散(2 / 2)

正德帝說著,從懷裏取出一枚龍紋玉佩。

“這是七弟的貼身之物,從不離身,那次從江南回來,卻不見了蹤影。朕曾問起,他笑而不語,隻說朕很快就會知道。那時朕也在忙著別的事情,也就暫時放在一邊。他那時樣子很快活……”

“這枚玉佩,是按著齊老夫人的指示,從齊家家廟佛前的香爐下取出來的。”正德帝將那枚玉佩遞給齊攸,“這是七弟給你母親的。你母親後來將這玉佩,連同你一起交給了齊老夫人。……齊老夫人年幼時住在江南,與你外祖母是閨中的手帕交……”

“齊老夫人說這麼些年,之所以從未透露過你的身世,是因為對你的身世有疑慮,而且也是遵從你母親的遺願。 隻是她覺察大限已到,覺得若不說出來,這世上便沒人知道了,因此才將你的身世說出,讓朕來決斷。”正德帝回想起容氏進宮來的情形,心中微哂。容氏話說的很漂亮,但選擇說出齊攸身世的時機卻說明了一切。

齊攸手裏握著那枚玉佩,“遺願?”

“七弟是在江南與你母親結識,打算回京後請旨迎娶你母親。你母親沒有等到七弟,便上京來尋,那時候七弟已經病故了。你母親生下你,托齊老夫人照顧,便……追隨你父親去了。”

齊攸半晌無言,第一次知道萬姨娘是他是生母,同時知道的是萬姨娘早已經被齊二夫人害死。現在知道了父親是端怡親王,母親是江南的閨秀,同時也知道這兩個一個病死,另一個殉情而死。

正德帝並沒有立即出言開導,這樣大的事,他得給齊攸一些時間消化。

齊攸撫摸著手中的玉佩,這玉佩竟是塊暖玉,觸手溫潤。他垂下眼簾,掩飾心中的波瀾。

貴為端怡親王,有了心儀的女子,並讓那女子珠胎暗結,即便病的再重,來不及迎娶,但是做些身後的安排交代,卻是不難。但是從正德帝的言辭中透露出來的消息,是皇室中誰都不知道有這個女子的存在。

而他的母親,通過容氏留給他的那些在江南等地的田宅,已經查到江南董家的頭上。容家在江南任職的時候,曾於董家頗有些來往。她的母親,看來便是某個董家女所生的女兒。皇家骨血何等珍貴,就算是端怡親王去世,也可以憑借那枚玉佩上門,卻隻暗地裏生下他,還留下囑咐,讓容氏隱藏他的身份。

史官的記載,二十幾年前,端怡親王因急病過世,從發病到去世,不過短短的一天時間。但是事實上那,端怡親王的死因卻是個極大的謎團,眾說紛紜。

不說那些傳言,隻講事實。端怡親王年輕氣盛,身份尊貴,又自幼在宮中很得那時候的太後寵愛。他與眾皇子一起長大,在這些皇子爭奪儲位的過程中,他難保沒有所偏向。

而端怡親王去江南負責追查的案子,據說便有幾位皇子牽連在內。

另外,端怡親王去世那年已經快滿十八歲,他的親事已經被皇家提上了日程,先帝與那時的太後有意將王侍郎的女兒指婚給他。端怡親王從江南回來後,這件事更是擺到了明麵上。但是端怡親王卻拒絕了指婚,據說因此先帝還翻了臉。

而那王侍郎便是現在的戶部王尚書,那個要指婚給端怡親王做正妃的女兒,後來指婚給了一位皇子做側妃。那位皇子就是眼前的正德帝,當年的側妃如今已經成了四宮主位之一的德妃。

他的母親和容氏千方百計隱藏他的身份,事出有因。

但是容氏,最終卻將這個秘密說了出來。

“這些年,朕早將你當做朕的子侄一般。如今,你更不需再有任何疑慮。”正德帝開口道,“這天下,沒幾個人比你更尊貴,與朕更親近。”

齊攸抬起頭,正德帝的目光是誠摯的。他明白,那些過往的真相不是他能夠去追尋的,正德帝口中說的,就是真相。

“臣願意為陛下效犬馬之勞,肝腦塗地,萬……”齊攸跪地道。

正德帝忙起身將齊攸扶起來,笑道:“攸兒,你是皇子龍孫,這世上,隻有他們為你死。”

齊攸自然明白,他表白了忠心,而正德帝也作出了承諾。

“皇上,”

“哎,怎麼還不改口?”

“皇伯父。”

“嗯,這就對了。說起來,齊老夫人將你的身份遮掩的很好……”正德帝笑道,“讓朕隻是疑心,卻無從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