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權力“殺熟”是死結 (1)(1 / 3)

--權力贖買是“懷柔術”!

宋朝的開國非常富有戲劇性,也就僅僅花了兩天的時間,就將百年大計一舉搞定。

公元960年,時任後周禁軍點檢(中央軍司令)的趙匡胤率領大軍北上抗擊傳說中的入侵遼軍,行至離首都開封不遠的陳橋驛這個地方,安營紮寨。一切陰謀早已醞釀成形,隻等那一刻的到來。

第二天黎明,軍隊內部突然嘩變,眾將士強烈要求趙匡胤登基,並將一襲黃袍披在了他的身上。

隨後,大軍浩浩蕩蕩返回京城,兵不血刃取得了政權,這就是著名的陳橋兵變。

我每次在讀這一段曆史的時候,都感覺這是一出蓄謀已久的權力遊戲。當然,這也是一幕精心策劃的喜劇,否則倉促之間軍隊從哪裏找來那些道具,光是那件攀著飛龍圖案的黃袍就不是一日之功,一個普通將領是不可能縫製一件皇袍天天揣在懷裏,等待那樣一個機會的。

當時守衛京城的將領是趙匡胤的部下和老友,禁軍的第二、三號人物石守信、王審琦,他們“皆素歸心匡胤者”,也就是說他們早就是趙匡胤的人了。有這幫人裏應外合,趙匡胤很快就掌握了軍權,槍杆子裏麵出政權,最後奪得天下當然是易如反掌。

趙匡胤黃袍加身的喜劇並非是原創,他也是“山寨”了別人的做法。這個原創者不是別人,也就是將趙匡胤領上革命道路的後周的創建者郭威。

就在陳橋兵變的九年前,時任後漢樞密使(最高軍事長官)的郭威也在率軍抵抗遼軍的過程中回師京城,登基稱帝。

自晚唐以來,中國的權力係統陷入了一個大分裂的時代,軍閥之間混戰不休,後晉節度使安重榮吼出一嗓子:“天子寧有種耶?兵強馬壯者為之耳!”這句話完全是篡改了陳勝吳廣起義的那句經典之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中國幾千年的曆史,早就沒有了真正的原創精神,山寨才是王道。

山水輪流轉,明天到我家。糾結的五代稀裏糊塗混過了五十三個年頭,這一期間,在中原地區建立起來的大大小小的政權就湧現出了八姓十四君,換皇帝如換刀。這還不包括十個與中原政權齊頭並進的獨立王國和割據政權,同時,北方地區也麵對著占據戰略要地的幽雲十六州和隨時準備秣馬南下的強大遼國。

趙匡胤黃袍加身走上皇帝崗位後,麵臨的首要問題就是要避免新建立的宋朝不會重蹈前朝覆轍,他本人正是因為“君弱臣強”取得了政權,因此他要杜絕在自己的權力集團內部出現下一個“趙匡胤”。他有著強烈的預感,下一個“趙匡胤”就潛伏在自己身邊,說不定就藏在自己的那些老部下中間。

一天,趙匡胤召自己的老部下石守信、王審琦等人喝酒聊天。酒過三巡,他半真半假地說:“我能當皇帝全仰仗諸位兄弟的擁戴。皇帝也不好當啊,整夜睡不好覺,不如當個節度使快樂。”

石、王等人說:“陛下怎麼能說出這樣的話?現在天下大局已定,你應該把心放在肚子裏。”

趙匡胤回道:“有你們在我身邊我當然放心,但你們有沒有想過,如果有一天你們手下的人貪圖富貴,將黃袍披在你們身上,你們還能跟著我安心幹活嗎?”

石、王等人趕緊跪下磕頭如搗蒜,請求老大指一條光明道路。趙匡胤講了一段很具有哲理性、但又很實在的話:“人生如白駒過隙,你們應該享受生活,讓子孫享福。我有個不成熟的建議,你們不如放棄兵權,去選個好地方做官,為自己和子孫置業,逍遙一世。另外我與你們結成兒女親家,親上加親,我的天下也有你們的股份,這樣多好!”

石、王等人隻好無奈地回答:“陛下為我們考慮這樣周全,真是讓人有重見光明、死而複生之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