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特定的曆史和國情決定,中國曾經有過眾多的外國傳教士,他們大多來自西方國家,學識和修養都很高,而且在中國生活、工作的時間不短,所以他們對中國有著自己獨特的體驗,對中國人有著自己特別的感受。這裏褒貶不一,但是我們可以拿來看看,看看他們對中國人的特點有什麼概括,看看他們眼中的中國人到底是什麼樣子的。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們完全可以采用一種平靜的心情,采勸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度來看待這個問題。

亞瑟·史密斯是個值得中國人記住的外國人。他是美國傳教士,在中國居住50多年。自1890年來華以來,他根據22年的見聞和觀察寫成《中國人德性》,陸續發表在上海的英文報紙《中國北方每日新聞》上,1894年在紐約出版。他的書引起廣泛關注,成為當時外國人了解中國的必讀書籍。1906年在他返美為教會募捐期間,受西奧多·羅斯福總統的邀請出席了白宮的午宴。他利用那次機會向總統建議把庚子賠款退還中國,用於中國有益的事業。不久,在羅斯福總統的支持下,庚子賠款退還的議案在國會順利通過。後來中國把這筆錢用於創辦清華大學和派遣大批留學生。

《中國人德性》是魯迅極為推崇的書。魯迅認為《中國人德性》“雖然錯誤亦多”,但“似尚值得譯給中國人一看”。直到逝世前14天,他還再次表達自己的心願,希望有人將這本書譯出來,以結束“安於自欺、並以欺人”的局麵。他勸人們把這本書當作一麵鏡子,“看了這些,而自盛分析,明白哪幾點說的對,變革,掙紮,自做工夫,卻不求別人的原諒和稱讚,來證明究竟怎樣的是中國人”。魯迅關於中國人國民性的代表作,在某種程度上受到這本書的啟示。

這本書寫於100多年前,當時中國正處於內憂外患的曆史環境。在這100年間,中國發生空前的變化,在革命、戰爭、變革、發展、科學以及中外各種思潮的蕩滌下,中國人的民族性也發生了巨大變化。今天的中國人不再像過去那樣因循守舊、愚昧落後,也不再有那種奴顏婢膝、逆來順受、麻木不仁,我們是“新中國人”。在充分肯定這一點的同時,我們還必須承認,“中國人還是中國人”。從《中國人德性》中我們會發現,書中講的那些中國人的優秀品質如勤勞、節儉、禮儀、仁慈、孝心、知足常樂、生命力、忍耐和堅韌;壞的習慣和品質如重麵子、忽視精確、缺乏誠信、好欺瞞、多猜疑、缺乏同情心、缺乏公共精神等,在今天依然存在,隻是程度不同而已。有些好的品質可能比先人更好了,也有些不如先人;有些不好的習慣和品質,可能不像先人那樣嚴重,有些也可能比先人更糟糕。我們有了一些先人所沒有的新品質,也多了些先人沒有的壞毛玻我們不僅要知道今天,也應該知道昨天。《中國人德性》可以作為“一麵鏡子”,幫助現在的中國人知道100多年前的中國人是什麼樣,我們與他們有什麼相同,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