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雷霆救兵(1 / 2)

海關衙門大堂上,蕭雲貴聽了林啟榮的話後,撫掌大笑著道:“好、好、好,李秀成果然是員能文能武的帥才,隻是寧波那邊的海關關稅如何定的?”

林啟榮躬身道:“李檢點隨後的公文中細說了關稅之事,他暫按滿清舊製辦理,並向西王請示可有新的關稅章程。”

蕭雲貴點點頭道:“讓魏鶴林馬上派人去寧波,天寧關的關稅細則、章程按上海的辦理。”

說到這裏王闓運躬身道:“西王,如今寧波已下,下一步就是盡快考慮出海救援廈門,但走海路須得有寧波海麵海盜支持,還有洋人的支持也少不了,否則海船出海救援風險極大。”

蕭雲貴嗯了一聲說道:“早在李秀成發兵寧波前本王就和他說過海盜之事,寧波那邊的海盜情形如何?李秀成可有報來?”

林啟榮回道:“有的,李檢點攻下寧波之後,就派人聯絡的寧波海盜,寧波海盜有三股勢力最為強盛。其一是寧波本地海盜,人稱寧波海馬幫,這幫海盜首腦乃是通寶和尚,廣東佛山人氏,早年在廣東跟隨廣東著名海盜沙吳仔混飯吃,和沙吳仔另一個手下崔阿圃合稱沙吳仔手下兩匹頭馬。道光二十九年,崔阿圃在劫掠時殺害了兩名英人將官,激怒了英人。同年,沙吳仔的人馬又劫掠了海南附近的英人沙船,更堅定了英人動武的決心。隨後,英人聯合清妖水師,大敗沙吳仔、崔阿圃。包括通寶和尚在內的幾名海盜首領均成功脫逃,崔阿圃到了江南,後被清妖鷹犬抓住交給英人押回香港受審,英人到沒敢殺他,隻是判了他流放,但崔阿圃在流放前自縊於獄中。沙吳仔則幸運得多,他和通寶和尚帶著8艘小船和400名嘍囉死裏逃生後,終於被清妖招安,搖身一變成了官軍,去歲病死在任上。通寶和尚卻沒有受清妖招安,他帶了沙吳仔的舊部在舟山外海另起爐灶,幾年間他吞並了寧波本地的十餘股海盜,搖身一變成了寧波本地最大的海盜。”

蕭雲貴摸著光溜溜的下巴,一時間還沒適應胡子沒了,他怔了一怔問道:“這通寶和尚願意和我們合作麼?”

林啟榮道:“李檢點已經和他見過麵,李檢點公文上說,此人雖然為海盜,但盜亦有道,從不劫掠百姓,專門劫掠洋人、官府、富商。去歲還曾今劫過一批海運的漕糧,之前沙吳仔受清妖詔安,他便是不願為朝廷鷹犬,所以才扯旗另幹。李檢點和此人商談之後,他很樂意投效我天國。”

蕭雲貴撫掌喜道:“好,命李秀成做好招攬通寶和尚的差事,這些海盜都是常年在海上浪跡之人,隻要教以正規海戰,便會是我們太平天國的海軍雛形。”

林啟榮呃了一聲道:“不過通寶和尚提出投效的一個條件就是我們太平天國要支持他掃除其他兩支盤踞寧波海麵的海盜。”

蕭雲貴哦了一聲問道:“其他兩股海盜是什麼來曆?”

林啟榮答道:“另一股海盜名聲很臭,這夥海盜什麼船都劫,而且有時候還上岸侵擾岸邊村寨,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這夥海盜首領喚作蔡濤,乃是嘉慶年間縱橫福建的大海盜蔡牽餘部。那時候大海盜蔡牽部眾曾今有兩萬餘人,大海船二百餘艘,縱橫海上十五年,還曾攻略台灣,自稱鎮海威武王。後來清妖花了數年時間才將他討平,蔡牽身死之後,餘部跟著蔡氏後人到了寧波這邊另起爐灶。這蔡濤乃是蔡牽侄孫,但他就沒有蔡牽那麼雄武了,此人惡跡昭著,劫掠海船有時候連婦孺也不放過。李檢點厭惡其惡名,並未與之接觸。”

蕭雲貴哼了一聲道:“這種海盜要堅決剿滅,留下來是個禍害,就算來投本王也不要!另一股呢?”

林啟榮道:“還有一股海盜乃是幾十年前縱橫海上的廣東巨寇張保仔的餘部,其部繼承了張保仔的衣缽,以紅旗為船旗,也稱紅旗海盜。張保仔當年受清妖招安後,在廈門安居,他手下不少海盜也從良了,但還有一部北上寧波討生活。如今紅旗海盜的首領名喚張桂平,他自稱是張保仔之孫,但無從考證。這部海盜雖然也幹海盜營生,但名聲沒有蔡家海盜惡劣。這部海盜因為張保仔曾在清妖處為官的緣故,和清妖親近得多,聽聞他們多得官府資助,正打算和官府勾結一道,從定海反攻寧波。”

蕭雲貴站起身說道:“馬上發公文告訴李秀成,讓他聯合通寶和尚盡快剿滅另外兩股海盜,通寶和尚要錢給錢,要糧給糧,總之一定要消滅這兩股海盜。同時讓通寶和尚多準備海船,讓李秀成和寧波的洋人商談,多多租借一些商船、貨船,總之有多少船就租多少船,海船準備好後,馬上南下廈門,把廈門的小刀會被圍困部眾救出來!”

王闓運微微一驚,抱拳道:“西王殿下,廈門被圍旬月,雖然部眾死傷、逃散甚多,但至少還有兩萬餘眾,要救出這麼多人來,所需海船、商船當不下六百餘艘,隻怕短時之內難以湊齊。”

錢江也道:“是啊,西王,廈門小刀會並非天國聖兵,而且會眾駁雜不純,救出來也怕難以駕馭,不如雇些洋船把劉麗川等人接出便可。”

蕭雲貴沉吟片刻,凝望眾人道:“自清軍入關以來近兩百年間,我漢人起義反清者,每朝每年皆有,天下漢人數十倍於滿人,但為何屢屢反清卻又屢屢失敗?究其原因無非我天下漢人門戶之見、地域之見太重,天地會、白蓮教、天理教等等各派起事,卻都互不相助,以致被清妖逐個擊破!廈門的小刀會本王一定要救出來,我天國既然擎反清大旗,對待反清義軍便要視如己出,本王就是要借著這個舉動告訴天下反清的義軍,我天國便是他們的主心骨!本王不會放棄任何一支反清的義軍,也不會見死不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