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國賊(1 / 2)

前言:

“小桃無主自開花,煙草茫茫帶晚鴉。幾處敗牆圍故井,向來一一是人家”。

北宋末年,金人入侵,北方大片山河淪喪外族之手,金人殘暴血腥,鐵騎所過之處,哀鴻遍野,關外一些重鎮更是慘遭屠城,有十步逢枯骨的景象。

大宋欽宗朝廷腐敗,奸臣當道,因至於民不聊生,時逢亂世,亂世自然也是風雲際會之時,一時間豪傑四起,風起雲動,蓋世英豪聶風橫空出世,兵鋒所到之處,金人聞風喪膽而逃,為大宋收複不少失地,因此朝廷封驃騎大將軍,加奮勇侯無敵大將軍號,可謂名噪一時。

這聶大將軍不隻用兵入神,劍道也甚是了得,師出華山第一高手“君子劍”莫不二莫大先生門下,為人仁義,早年行走江湖名列“武林三傑”之首,後見金人入侵,國難當頭,好男兒自當報效國家,毅然從軍,因屢立戰功,得當朝兵馬副元帥宗澤賞識,一路青雲直上,封驃騎大將軍。這聶大將軍在軍中威望堪與當時的兵馬副帥宗澤比肩,後來的名將嶽飛也曾在其帳下(注:關於嶽飛本書有章節,敬請關注正文)然好景不長,遭沙場生死袍澤算計,奏本朝廷,昏君欽宗不分真偽,聽信讒言,賜誅九族重罪,這聶大將軍妻兒更是死得淒慘。噩耗從京師傳入邊關,一夜之間原本英姿颯爽的奇男子,青絲變白發,怒發衝冠揮劍斬天呼道“天道何在”從此掀起人魔神三界一段波瀾壯闊的讚歌,我自求我道....人間道!!!

正文:

欽宗宣和五年(1123年)隆冬臘月初六晚,西嶽華山,一輪明月懸空高掛,北風呼嘯,冬意甚濃,山林之間不時傳來陣陣寒鴉的叫聲,更為這華山增了幾分蕭索清冷之意,雖然是夜晚,但下了半個多月的大雪將華山附近大大小小數十坐山峰點綴的猶如一匹白練,如此良辰美景,實乃采景的好去處,可惜在這戰亂四起的年代,文人雅士似乎也少了。

此刻華山之巔正在舉行一場武林大會,場地就在華山主峰有天外三峰之美譽的“落雁峰”一處山穀,到會的有三幫八派七十二寨,以及一些小門派,當然其中也有不少湊熱鬧的山林草莽豪傑,此次會盟是商量共舉起義抗金的大事,大會由華山派掌門“君子劍”莫不二發的英雄貼,一時間四方豪傑紛紛響應,雖然臨近年關,天氣惡劣,但人氣甚是火爆,山穀空地處黑壓壓的一片,人聲鼎沸,可謂熱鬧至極,火把猶如星光般映得山穀周圍如同白晝,三五成群的人們議論紛紛,都在猜測此會的意圖。

說起這“君子劍”莫大先生可是武林中神話般的存在,堪稱當今武林第一人,早年間憑一把秋月劍遊曆江湖,罕逢敵手,據傳說,近幾年更是達到劍道巔峰的境界,無劍勝有劍之境,其大弟子聶風更是當世勇將,深受百姓愛戴,華山發起這次聚盟的目的,多少有些私心,借群雄之手添自己弟子聶風聶大將軍聲勢,當然目的也是為了大宋千千萬萬子民。

眼見吉時已到,莫不二跟台上幾位門派掌門打了聲招呼,走上幾步朗聲道“各位英雄,請安靜一會,容莫某說幾句可好,”。

“那個啥,莫大先生!你請講,我逍遙子洗耳恭聽就是,大夥兒都給老子安靜一下”一名鶴發童顏的老者從人群中走了出來,一臉笑意,左顧右盼,一副玩世不恭的表情,此人正是自稱逍遙宮宮主的逍遙子。在場倒是有不少人識得他,聽逍遙宮這名字倒是響亮,但知情的人卻知道這逍遙宮上上下下也隻這宮主一人而已,並無弟子門人。

眾人見是一白發老者出來說話,有識得此人的,當即閉上了嘴巴,靜待莫不二說話,可見這逍遙子的話還是份量挺足的。

這倒不是說逍遙子有威信,實在是因為逍遙子簡直就是個老頑童,在場的不少武林中人包括一些門派的掌門,也在他手上吃過虧,這人功夫可是高明至極,但隻是作弄一下別人,並不出手傷人,對於這種打又打不過,說起話來沒完沒了的人,是沒人願意招惹他的,省得被這無聊之人惦記上,那可就大大的不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