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是隻有丁辰光這一個小組,想丁辰光這樣的特務小組有很多,任務也各不相同,並不完全是綁架和拐騙高級人才,還有很多是回到清朝捐官的!很難想象再過十年以後清朝會有多少官員是新漢的臥底。
捐官並不是什麼新鮮的事情,可以說中國曆史上每一個朝代都有,隻不過能夠象清朝這樣有規模的捐官。曆史上可以說是:蠍子拉屎一毒(獨)一份。從康熙年間就開始象菜市場一樣公開銷售,並且作為國家的正式財政收入,明碼實價,童臾無欺。不要說滿清八旗不知道商業效益,他們做生意真可謂無所不用其極!比21世紀的那些個商業奇才不知道要厲害到什麼地方去了.
就說康熙征討準噶爾丹,費用不足,於是開始了在清朝大規模捐官的曆史,僅僅在山西一地一年就捐官12000多人.甘肅半年時間竟然賣出去17000多位候補!真可謂是白菜、蘿卜大批發!乾隆時期乾隆皇帝為了照顧滿人,專門規定滿人白米20石(白銀30兩左右)可捐縣丞1個,確實是價廉物美。嘉慶晚年全國隻有1300個縣,竟有20多萬候補。
乾隆三十九年的價錢(漢人價格):京官:郎中五品官,白銀9600兩,主事六品官,白銀4620兩。地方官:道員四品官,白銀16400兩,知府四品官,銀13300兩,同知五品官,白銀6820兩,知縣七品官,白銀4620兩,縣丞也就是副縣長八品官,白銀980兩。
光緒二+六年的價錢(漢人價格):京官:郎中五品官,白銀2073兩,主事六品官,白銀1728兩。地方官:道員四品官,白銀4723兩,知府四品官,白銀3830兩,同知五品官,白銀1474兩,知縣七品官,白銀999兩,縣丞八品官,白銀210兩。
當然現在還沒有光緒,僅僅是道光二+二年,捐官的價格還沒有光緒皇帝的時候那樣爛,不少商人、地主投事都會讓子女捐上一個候補丟在那裏,不是為了當官發什麼大財,而是為了家裏出上一點什麼事情的時侯,可以有一個上的了台麵、身有“功名”的官麵人、在官府裏周旋。至於想要補實缺那就不容易了,這可是每年都要給各路神仙送上孝敬的銀子,和上官、座師處好關係,所要花的銀子遠遠超過捐官所用的數量。
這也很好理解,既然大家都是“人才”,同樣都是候補,讓誰補實缺那自然是要有路子的了。如果是幾百萬大學生畢業,隻有幾萬高待遇的崗位,幾十萬普通崗位一樣,肯定是擠的頭破血流,沒有後台誰會讓你上呢?
以一個縣令為例,年俸為60兩白銀,但是每年光是座師那裏,一年就要你上繳幾千兩的孝敬,不繳你就繼續做你的候補,不貪汙可能嗎?不是貪汙不貪汙的問題,是不貪汙不行l而作為上級領導的任務就是,在這些眾多的候補裏麵發掘人才,什麼是人才?就是能夠給自己上繳足夠多孝敬的官員,換下那些個“貪汙不利”的“庸才”。
那麼一個候補想要獲得上級的賞識獲得實缺,唯一的辦法就是時常在上級官員那裏走動,經常“孝敬”,等到上級領導認為你這個人頭腦很靈活,並且己經孝敬了不少銀子,證明找錢有門路,上任以後確實是有足夠的能力完成“孝敬”的任務,這樣就能夠補上實缺了。上任以後你孝敬的業績越高,就越能夠快速提升。
什麼叫提升呢?就是從一個經濟落後“油水”小的地方,換到一個經濟繁榮“油水”大的地方,可能官位的級別還是一樣的,但是油水就大大的不同了,這時候你就需要發揮你的“業務”能力,提高孝敬的數量。所以有很多清朝的官員雖然己經是貪汙的很厲害了,不過卻一貧如洗,原因就是貪汙下來的白銀,剛好夠“孝敬”的數量,說白了就是為別人貪汙去了,自己並牙受有落下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