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衝氣訣》,趙牧如獲至寶,立刻便開始修煉起來。
趙牧端坐於蒲團上,閉著眼,靈識穿透洞府,融入天地,感悟著周圍的天地靈氣,仔細探索天地靈氣的運轉規律,細致入微,不放過天地靈氣一絲一毫的波動變化。
一株草,一棵樹的誕生,需要吸納天地真靈化為自身的本靈,天地真靈在減少。草和樹死亡毀滅時又會釋放出本靈回歸天地,成為天地真靈的一部分,這時天地真靈在增加。
匆匆數月過去,趙牧不停感受著周圍無數事物的新生,也有無數事物的枯滅,每一次新生和枯滅都伴隨著天地真靈的波動。
“我已感受了無數次天地真靈的轉化循環,可依然還是無法順著真靈的波動探尋到天地真靈的本源。”趙牧搖搖頭,心中感歎:“要窺探到天地真靈本源,真是太難了。”
天地真靈本源本就飄渺難尋,乃是天地最為玄妙莫測之處,是為天地萬物衍化之根本,自然不容窺探。
趙牧站起身,走到洞府門前,一絲真氣灌注於指尖,在門上輕輕一點。
“轟”地一聲,府門大開,出現了一條通道。趙牧踏進通道,整個人已到了洞府外。
達到煉氣期數月之久,趙牧已能夠靈活運用自身的真靈之氣(本書中提到的靈氣,真氣,真靈皆是一個意思),做到一些普通人做不到的事情。
比如隔空一指便能輕易擊碎地上的石頭,將真氣灌注於雙臂便能舉起千斤重物,或者灌注於雙腿能夠一瞬百米,日行千裏。可自身真氣畢竟有限,消耗過快,根本不能持久。
如能達到煉氣圓滿,便能吸納天地真靈為己用,那時自身真氣得到源源不斷的補充,便能長時間地使用,甚至如果修行者有足夠的精力,隻要天地真靈不耗竭,便可無窮無盡永不停歇地使用。
趙牧站在島邊,靜靜地看著前方的湖水隨著微風蕩漾著層層浪,突然想到:“天地靈氣便如這的湖水,靈氣的增減,必然引起波動,便如同湖麵的波浪,那麼湖的源頭是不是也如同天地真靈本源一樣?”
想到這,趙牧苦笑著搖搖頭:“可惜這是死水湖,哪裏來的源頭。”
“嗯?”趙牧突然靈光一閃,麵露驚喜:“這雖是死水湖,但長年累月湖水也不見幹涸,那是因為湖水隨著時間慢慢消耗時,總會有雨水降下來補充,雖然湖沒有源頭,但雨水便是湖水的來源。”
趙牧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也許天地真靈的源頭根本就不在天地內,而是更高一層的世界。”
趙牧的推測是對的。
“難怪自己感悟這麼久也毫無頭緒,就好像我要找的東西放在屋外,而我一直在屋內找自然是永遠也找不到。”想到這趙牧會心一笑。
可是趙牧根本沒有聽說過天地之外還有世界,更別說見識到天地之外的世界了,這要如何探尋到天地之外的真靈本源呢?
對普通人來說除非人遊離至天外,否則根本不可能。可對修行者來說,便是一個字,悟。
想要感悟到天地之內萬物衍化的規律也是極為困難的,沒有足夠的悟性或者沒有修行到一定的高度是根本不可能的,何況要感悟天地之外的真靈本源,非有逆天悟性不可。
趙牧便是趙氏宗府內數百年來寥寥可數悟性極為逆天的子弟之一。
趙牧立即回到洞府,端坐於聚靈台上閉著眼開始感悟天外真靈本源。
這聚靈台能夠讓修行者的大腦變得更加空靈,不易受到外界的影響,看待事物也更加透徹,對感悟有很好的促進作用。雖被稱為聚靈台,實則是台上的蒲團乃是一能促進修行者感悟的法寶。
兩個月時間的感悟,趙牧憑借自己驚人的悟性終於見到了天地真靈的一絲端倪。
“呼。”趙牧深出一口氣,心中感歎到:“都說修仙難,可沒想到我卻選擇了修仙途中最難的一條。”
的確,從凡體開始修煉,最初階段的開靈,煉氣幾乎都是靠悟,對於一個從未接觸過修仙的人來說,腦海裏本就對修仙一道一片空白,卻要長年累月地端坐空想而又要感悟出天地的實質是何等困難。一個人的悟性高低決定了他在修仙一道上能夠走多遠。此後的聞道,辟穀,紫府不僅需要感悟,則更多的需要在磨練中積累經驗。由此促生了修行一道上的殺伐不斷,我殺你是為了積累經驗,提升修為,我被你殺也隻能怪我修行不夠。
趙牧依舊像往常一樣端坐聚靈台上,兩眼微閉,大腦前所未有的空靈。慢慢釋放開靈識,穿透洞府,突破一切阻礙,神遊太虛。
“轟。”
趙牧的腦海裏突然出現了一顆異常巨大綻放著無比耀眼光芒的晶體,浩瀚無比的能量從這顆晶體內釋放開來,彌漫向四周無際的廣闊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