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很明白文紀公您的意思?”李孝恭放下了酒杯,“還請文紀公直言。”
“酒喝的差不多了,要不宴席就先散了吧!”李綱扭頭朝四周看了看之後,說了一句完全不相幹的話,“外麵的風是越來越大了。”
“就依文紀公!”李孝恭招手叫過來一個近侍低聲吩咐了幾句,“哪就請文紀公跟我去書房坐坐吧!”
“也好!”李綱點了點頭,“就老夫就多些趙郡王的款待了。”
走了兩步之後,李孝恭對著依然站在原地不動的李靖招了招手,“藥師兄也一起來吧!”
“遵命!”
夔州本來就不是什麼大城市,而夔州總管府也沒有多大,從正廳的後門繞出來,拐個彎之後,就是李孝恭的書房了。
“現在已經沒有旁人了,文紀公有話可以直說了。”等三個人坐定,然後吩咐近侍再上一壺酒來之後,李孝恭迫不及待的問了一句,“不知道文紀公你在擔心什麼呢?”
“我想請問趙郡王?”老爺子李綱撚著胡須,認真地說,“不知道趙郡王和藥師你們覺得哪幾個世家算是所謂的世家大族呢?”
“這個嗎?”李孝恭想了想之後回答,“崔氏,盧氏,王氏,鄭氏……”
“崔盧王鄭啊,那麼,藥師你也是這麼認為的嗎?”李綱轉頭看向了李靖。
“恩,如果以風評來說,確實所謂的世家裏都以崔盧王鄭為首。”李靖點了點頭。
“是啊,這就是老夫擔心的地方啊,崔盧王鄭,就連身為關隴李氏,現在已經獲封郡王的你,說起世家大族來都是一張嘴就是崔盧王鄭。難道說出了崔盧王鄭之外就沒有世家了嗎?或者說,我關隴李氏難道說就不是世家大族了嗎?”
“當然不能這麼說……”李孝恭停下了嘴巴,似乎有點猶豫。
“天子者,應該是蒼天之下,萬人之上。但是現在陛下已經是大唐天子了,但是我李氏居然還要屈居在區區崔盧王鄭之下,這是什麼道理?”
李綱老爺子一拍桌子,“而且,這些世家大族們自恃高門,原本就看不起我關隴子弟,覺得隻有他們才是第一流,而我們連第二流都不是。更讓人生氣的是,不光他們這麼認為,就連我們李氏中間也有很多人這麼認為,這種心態非常不好。”
“陛下君臨天下,我關隴李氏就是第一氏族,這是毫無疑問的,而且也必將成為事實。而崔盧王鄭之流的世家,已經成為了我李氏,乃至我大唐興盛的絆腳石。”
李綱放下了酒杯,毫不客氣的說,“老夫這次願意出山,就是要勸諫陛下,加大打擊崔盧王鄭這些世家的實力,重新修訂氏族誌。我李姓現在是天子姓氏,也就是說,我李家就該是第一,這點毫無疑問。”
“但是這麼做很難啊,一不小心就會惹的民心惶惶?”李孝恭在一邊接口說,“畢竟崔盧王鄭等世家的底蘊也很深。”
“但是再難我們也得開始做啊,像兩晉之時的王與馬,共天下之類的事情,我們絕對不能讓它在我大唐出現。”李綱老爺子輕輕的咳嗽了兩聲,“當然了,打擊他們也是要講一點方法的,壓得太狠的話,這些世家大族鬧起來也不好。”
“不過我們可以先剪除他們的枝葉,”李老爺子把眼睛一眯,“比如說,你們這次進攻江陵的時候,發現有崔盧王鄭之類的世家的旁支在梁國的治下的話,就秉公而斷,以通賊來論處了他們,誰也說不出什麼不是對不對?”
“又或者,對出身崔盧王鄭等大族的官員的升賞不妨可以按一按,要給年輕人更多的鍛煉機會是不是?”李綱老爺子沉穩的一笑,“在朝無強力支持,在外無黨羽呼應的世家大族,才是好的世家大族是不是?”
“文紀公說的有道理。”李靖點了點頭,“崔氏在清河儼然國中之國,據我所知,盧氏在範陽也差不多。這些世家大族把持當地官吏,對他們有利的命令就執行,對他們不利的命令就陰奉陽違,的確需要好好的打擊一下了。”
“那麼陛下的意思呢?”李孝恭的著眼點與李靖不同,一句就問到關鍵的地方。
“陛下如果不同意老夫的建議,怎麼可能下詔啟用老夫。”李綱滿意的摸了摸胡須,“世家就是國之蛀蟲,我們能看到,你們以為陛下就看不到嗎?隻不過如今天下未定,所以陛下不好直接明目張膽的下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