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山道上的遊俠兒(1 / 2)

兩天以後,在蘄州的道路上,出現了一隊奇異的行人。

首先是兩個膀大腰圓的大和尚,在這兩個大和尚的手裏還握著兩根鵝卵粗細的棍子。在這兩個大和尚的中間,是十來個隻有十來歲的小沙彌。如果要僅僅隻是這幫大和尚小和尚湊一隊的話,當然不能算什麼奇異.

但是問題是,在這幫和尚的身後,還跟著一輛淺綠色車簾的馬車。而且從馬車的裝飾,以及趕車的和隨從都是健壯的仆婦上,可以很輕易的看出來,這輛馬車裏的人肯定是女眷。

如果要僅僅是這樣的話,也一樣不會顯得有多麼的奇怪,最多就是兩隊行人因為路途相近的關係結伴而隨而已。

但是問題就在這輛馬車,或者說,就在馬車頂上的某個東西上。

這是一個十來歲左右,穿著一身月白色僧袍的小和尚。此時他正把自己的雙手墊在自己的腦袋下麵作枕頭,蹺著二郎腿躺在車頂上曬太陽,一副輕鬆寫意的樣子。

一群大小和尚和幾個女人一起趕路,而一個小和尚一臉輕鬆的躺在女人駕駛的馬車頂上曬太陽。就算是在唐朝這種風氣開放的社會裏,一樣是罕見的事情,自然會引起同樣趕路的路人的側目。所以在悟空他們這一路上的時候,到處都可以看到指指點點的家夥。

不過這些指點的人並沒有能敗壞悟空他們的心情,因為彪悍的董小蘿莉屬於那種從來都不會去在意那些她不打算去看的那些家夥的人。而悟空這個來自一千五百年之後的那個風氣敗壞的年代的人更是根本不會把這當成是一種什麼事情。

當然,除了悟空和小蘿莉之外,其他人居然也可以無視掉這些說人閑話的家夥,完全是因為這幫家夥都僅僅是在他們的背後指指點點的關係,結果等悟空他們一行人進入蘄州的第二天之後,居然就遇上了一幫當著他們的麵就敢指指點點的家夥。

這幫人中間,領頭的是一個二十多歲的青年。穿著華貴,一身錦緞的長衫,腰裏圍著貂皮的腰帶,騎著高頭大馬,在馬屁股後麵還掛著弓箭。隨行的這些人大部分也帶著武器,而且還有一些箱籠之類的玩藝。

如果要是悟空剛剛來唐朝的時候,說不定還會把他們錯認成那些為了體驗一下平民生活,於是微服私訪,想要扮老虎吃豬的那種裝十三的公子王孫之類的貨色。

當然,現在悟空肯定知道了,其實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情!

類似這種打扮的這種貨色,在隋唐時期的時候有一個專業的名字,叫做遊俠兒。簡單的說呢,就是一些有點身份地位的年輕人,因為每天閑的蛋疼菊花癢,於是吃飽了撐的沒事找事,打個架啊,鬥個雞啊,賽個馬啊什麼的。

其實可以這麼簡單的解釋一句,一般的老百姓當混混的話就叫混混,富二代或者官二代當混混的話就叫遊俠兒。

如果要舉個例子的話,像侯君集這種人年輕的時候就可以叫混混,但是如果換了李太白的話,雖然同樣是年輕好勇鬥狠的時候,同樣是不小心差點砍死人的事情,但是李白就可以叫遊俠兒。

在看到悟空一行人之後,這個領頭的貴公子打了一個呼哨。恩,這個所謂的呼哨,其實就是指仰著頭,把手指頭塞進嘴裏,然後發出一種刺耳噪音的動作。

說得清楚一點,這個所謂的呼哨其實基本上就跟一千多年之後,那些同樣站在馬路邊上無所事事的家夥們看到某個身材很好的妞走過的時候做的動作一模一樣。

“這位小師傅……”這個領頭的遊俠兒騎馬跑到了董小蘿莉的馬車附近,帶著一臉促狹的笑容對悟空說,“請問這是貴寺那位大師的寶眷,這麼寶貴,居然出門遊方還要帶著啊?”

“沒有辦法啊!”悟空也帶著一臉同樣的笑容對這個騎馬的家夥說,“現在的世道實在是太亂了,不管什麼樣的醃臢貨色,隻要他在自己的馬匹股後麵掛一副弓箭,在自己的腰裏別個死耗子,就敢冒充打獵的。”

說著,悟空的眼睛滴溜溜的從這個騎馬的家夥腰裏的貂皮腰帶和馬屁股上的弓箭掃了過去,“而且這幫家夥每天正事不做,就會跑到寺院來瞎混。眼睛還賊兮兮的,一個勁的朝別人家裏的姑娘身上瞟。所以小衲我出門雲遊,這個家眷就絕對不能放到寺裏,不放心啊。”

“哈哈哈哈!”這個年輕人愣了一下之後,接著又發出了一陣比剛才還要高的笑聲。“你這小和尚好生無禮,居然當麵就敢嘲笑某,難道你就不怕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