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馬周馬公子,是初唐曆史上的一個絕對的牛人。
風吹來給大家舉幾個例子,比如說,走路的時候靠右行走,這點是誰提出來的呢?馬牛人馬周!再比如說,大家在電視劇裏看到的那種咚咚咚,鼓樓上一響。然後梆梆梆,更夫們開始喊,幾更幾點了,天幹物燥,小心火燭。這個製度是誰提出來的呢?也是馬周!
又比如說,現在城市裏的公路都有限速,比如說你看一個七十,上麵畫一杠。你就該知道這裏不能七十碼,而這個所謂限速的製度最早也是在唐朝,是一個禁止在鬧市區,比如說朱雀大街上趕車或者騎馬奔跑的規定。這個七十碼的規定是誰搞出來的呢,還是馬周!
當然了,還有很多其他的東西,比如值夜班超過子時也就是半夜十二點叫大夜班,不超過叫小夜班之類現在約定俗稱的製度。以及類似從唐朝開始的,關於幾品的官員就穿什麼樣顏色的衣服,比如大官穿紅袍,小官戴綠帽之類的製度,這些都是誰想出來的呢?
是他是他就是他,就是俺們的小哪吒……小馬哥!
當然了,雖然小馬哥很牛逼,但是他在年輕的時候也不是那麼很得意,因為他出身不好,外帶恃才傲物,於是得罪了清河崔氏。於是被世家大族們壓的連頭都抬不起來。
事實上,他要一直到了貞觀五年,靠著自己的努力進入了自己的好基友,英明神武的李世民陛下的眼睛之後,才會一飛衝天的。
說李世民陛下和他是好基友,這個完全不是汙蔑,據史書記載,李世民陛下曾經不小心對別人說過一句話,暴露了自己的真情,他說的是什麼話呢?他說:我一會看不見馬周,我心裏就開始想啊!
聽聽,一會不見就開始想,丫的李世民陛下恐怕對自己老婆長孫皇後都沒有說過這麼曖昧的話啊,這尼瑪說他們兩個人沒有基情,誰信?
於是,在自己的好基友的幫助下,從貞觀五年到貞觀十八年,馬周就從一個直門下省這麼一個不到八品的芝麻小官,經過一連串的三級跳之後,成為了中書令,貞觀朝事實上的宰相。可以說,馬周用十三年走完了別的官員三十年都未必能走完的曆程。
唐朝武德貞觀全算上,像馬周這種既不是開國功臣,也不是公卿之家出來的貨色可以火箭一樣的當上了宰相的……
隻此一人!
悟空笑的很狡猾,沒錯,如果隨便換一個人,比如說那邊的掌櫃之類的話,讓悟空說出這個家夥的生平神馬的,悟空就完全抓瞎了。
你誰啊你,小衲我怎麼可能知道你是從哪裏冒出來的。
但是換了馬周的話就不一樣了。就是悟空的那句話,你一生的休咎,全在小衲我的一掌之間!小馬哥,像你這麼拉轟的人,曆史書早就已經把你出賣了。
看著馬周吃驚的臉色,悟空做出了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接著說,“馬公子你既然父母見背,那麼想來是弱冠之後,自己給自己取的表字了?”
“不錯!”馬周點了點了頭,眼神也變得鄭重了很多,不是一開始的那種欠扁的神色了。
“馬公子你雙目上張,一副目無餘子的表情,足見心有宏圖大誌。”悟空開始接著忽悠,“那麼以小衲看來,你的表字裏應該有一個王字,是嗎?”
“就算是吧!”馬周的神色變得更加慎重了,“還有什麼?”
“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光寒十四州!”悟空從容的吟了兩句,“如果小衲所料不錯的話,馬公子你的表字應該是賓王二字,不知對否?”
這句話一出,馬周徹底的坐直了身體。
其實一開始,馬周也就是想到悟空這裏蹭點吃喝,畢竟悟空既然肯替他掏了十貫錢,那麼就說明多半是有什麼事情能用到他,就算沒有事情的話,也足以說明這個小和尚是那種大方的人,吃他一頓想來他也不會有什麼意見的。
馬周是一個聰明人,但是聰明人一般都想的太多,自視也高,所以在聽到悟空準確的說出來他的表字之後,他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就是悟空不知道從哪裏知道了他的事情,於是想要訛自己一下。
“你知道我是誰?”馬周疑惑的看著悟空,“你聽說過我的事情?”
“非也,非也!”悟空伸出一指手指頭擺了擺,“馬公子你是博州人,但是小衲是江州人,正所謂風馬牛不相及,還是說,馬公子你自己覺得你的名氣已經可以傳到江州了?”
馬周臉上的神色又慎重了一分。
悟空說的對啊,他是博州,也就是現在的山東人,而悟空是江州,也就是現在的江西人,中間的差距也不是很大,馬馬虎虎幾千裏地而已。而且他馬周現在雖然說在博州一帶有點小名氣,但是他也不會自大到了認為自己的名聲足以傳到江州。
“好吧,這兩位是小衲的師兄弟,你問問他們知道不知道你馬賓王是誰。”悟空用手朝三包子和智興指了一下,“或者說咱們隨便去大街上拉幾個人來,看看那些人知道不知道你馬賓王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