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用三昧真火煉老花鏡!(1 / 3)

李綱一聲吩咐之後,外麵的仆人答應了一聲之後,就開始去尋找透明的水晶去了。

“看不出來啊,你小小年紀,居然會煉製法器這樣神秘莫測的東西。”李綱心情很好的眯著眼睛,一臉感慨的樣子,“當年我與僧璨大和尚相交莫逆,不過我覺得,雖然僧璨大和尚佛法精深,但是他似乎也不會煉製法器。”

“佛法修為,在於道和術。”悟空立馬接上了話茬,“道者,佛法心境,術者,法力神通。我禪宗一脈,一向隻求明心見性,不求法力神通……”

“既然是這樣,那你怎麼又不一樣了呢?”

“佛法修為為本,法力神通為末,如果可以明心見性的話,那麼神通不求自來,如果不能的話,就算是再怎麼苦修,也不可能有什麼進益。”悟空雙手合十,“如僧璨大師,如我師道信,他們不是沒有神通,而是他們根本就沒有起過自己有沒有神通這樣的念頭。”

“你的意思是說,僧璨大和尚和道信和尚其實有了神通,但是他們從來都不用是嗎?”

“也不能這麼說。”悟空一本正經雙手合十,“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是以義故,世尊嚐言,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這麼說……”這一大段佛經很顯然沒有把李老爺子繞暈,他撚著胡子沉吟了一下之後,緩緩的說,“你現在的這種做法反而是走上了歧路了?”

“不錯!”悟空平靜的回答,“衲子雖然僥幸受道信大師點化,因而了悟前生,無形之中就神通具足,但是在明心見性的方麵,確實是不如師尊和僧璨祖師遠矣。所以師尊和僧璨祖師不但明了無法相亦無非法相的道理,也能身體立行,而我就做不到。”

“知易行難啊!”李綱很有感觸的點了點頭。

“正是如此!”悟空點了點頭。

“那你既然知道應求道而不是求法,那你為什麼還要使用這種神通呢?”李綱又問了一句。

“我的神通是不求自來的,如果刻意的不去用的話,就說明我自己的心中已經著相。”悟空不慌不忙的回答,“一切諸法,即是非法,一切諸相,即是非相。所以我不刻意的去使用神通,也不刻意的去不使用神通,該用就用,不該用就不用,如此而已!”

“你的意思是不是說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所差別?”李綱顯然對佛教很有興趣,興致勃勃的同樣用金剛經裏的話反問了一句。

“不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悟空也同樣用金剛經裏的話回答了一句。

金剛經是佛門的最出名典籍之一,大乘佛教最重要的經典。曆史上有好幾個譯本,最有知名度的是鳩摩羅什和唐僧玄奘大師的譯本。而在唐初的時候,目前流傳的就隻有鳩摩羅什翻譯的這本,名字叫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唐僧後來翻譯的時候,在這兒名字上加了幾個字,叫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這位鳩摩羅什大師不但是佛教最著名的翻譯家,也是那種神通具足的人。在他圓寂之前的時候,他說,我翻譯的經文絕對沒有錯誤,如果有的話我的舌頭就爛掉,沒有的話,就算是把我燒成灰,舌頭也完好無損。

果然,他圓寂之後,什麼都燒成灰了,但是舌頭剩下了。恩,題外話,這個完好無損的舌頭貌似現在還在甘肅武威的鳩摩羅什寺裏。

雖然說鳩摩羅什不是禪宗的,勉強算起來的話,他應該是成實宗的祖師。當然了,這個祖師是成實宗的和尚們自己說的,至於鳩摩羅什自己什麼意見就不好說了。但是鳩摩羅什翻譯的這本金剛經,則是禪宗非常重要的典籍。

據說整個禪宗最有慧根的和尚,也就是後來的六祖慧能,當年隨便聽了幾句經文之後立刻開悟,然後直奔黃梅來尋找弘忍和尚,而他聽的就是金剛經。

當然了,悟空跟李綱聊天的時候談起金剛經的經文,不是因為悟空找不到別的忽悠方式,而是李綱老爺子生平最愛的就是金剛經。據說他年輕的時候,曾經自己紮自己的舌頭,然後用自己的舌頭上的血當墨水用,抄寫了一本金剛經。

悟空現在跟他談金剛經,完全是投其所好而已。而他這麼做果然很有效,頓時李老爺子的談興大增,話題很快就從神通轉移到了般若上。

般若就是智慧的意思,但是和所謂的聰明又不是一碼事,而是說屬於那種可以讓你證道開悟,是需要你去投入求證,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智慧。通俗一點說的話,般若的意思就是大智慧,而不是小聰明。

當然了,說到般若,其實不要說唐朝,不管什麼時候,能夠擁有這種智慧的和尚都是鳳毛麟角。而對於李綱這樣的大人物來說,更不可能去求證之類的,所以雖然他也能算是佛教徒,但其實佛門的經義對他來說,就跟魏晉時期的名士們的態度差不多,就是談資而已。

當然了,其實悟空現在和他差不多,所以兩個人這麼一通的交談之後,居然頗為莫逆,李綱盡然驚訝的發現,悟空雖然看上去是一個十來歲的小和尚,但是說起這些事情來頭頭是道,而且每每能旁征博引,甚至連老莊乃至儒家的經文都能引進來做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