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之前告老還鄉?”我心中微微有了一些印象,似乎是有這麼一回事兒。當時我還記得那個張侍郎,也實在是年紀大了,老眼昏花,耳朵又聾了,頭發花白,做不了什麼事兒,就讓秦蘭亭幫我賞賜他一些銀兩,讓他回鄉養老去了。
李萬山像是想了什麼,說道:“啟稟娘娘,臣的第一封奏章就是在八日之前送出,大約在七日之前到達張侍郎手中的。”
“哦?”我想:要是李萬山說的是真的的話,那麼張侍郎忽然告老還鄉,多半與這件事有牽連了。畢竟時間不早不晚,恰巧在李萬山奏章送到的時候,張侍郎就告老還鄉,若說兩者之間沒有聯係,那實在是不可能的。
李萬山又說道:“太後娘娘,為了證明臣所言都屬實,臣這次來京,特意把幫臣送信的那個衙差也帶來了。娘娘要是有任何疑問,可以問他。”
我緩緩點點頭,說道:“宣——”於是,錢三尖刻著嗓子嚷道:“傳李萬山李大人帶來的衙差上殿!”緊接著,就有一個三十五六歲的精壯漢子上朝來。那個漢子走進來,立刻磕頭道:“小臣山西巡撫府總捕頭謝四海,叩見太後娘娘,太後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叩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我頷首說道:“罷了,謝四海,你起來回話吧。”
“謝謝太後!”謝四海誠惶誠恐站了起來,低眉斂目,等著我問話。
我問道:“謝四海,李萬山說是你幫他把奏章送往京城的,那麼你告訴哀家,你分別把那三封奏章,送到什麼地方去了?”
“是。”謝四海說道:“啟稟娘娘,小臣分別把那三封奏章送給了戶部侍郎張大人,戶部尚書岑大人,還有丞相崔大人。”謝四海說這些話的時候,表情很自然,一點也不似作偽。
我想了想,問道:“你把書信交給幾位大人的時候,還有誰可以作證?”
謝四海說道:“啟稟娘娘,小臣把第一封奏章交給張侍郎的時候,是親自交到他手上的。張侍郎的樣貌,小臣還記得。他是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頭發花白一片,說話有些緩慢。我當時還向他陳述了災情的嚴重,張侍郎說一定會把這封奏折在明日早朝時候,上奏給朝廷。小臣這才離開侍郎府走了的。當時侍郎府邸的很多人,都曾經看到了小臣。”
我點點頭,問道:“那麼其餘兩位大人呢?你也去過其他兩位大人的府中,親自把奏章交給了兩位大人麼?”
“這倒是沒有。”謝四海說道:“回稟娘娘,我把信送給岑大人的時候,是送到尚書府門前,就有管家出來,問我要做什麼。小臣就告訴管家,我是來送奏章給岑大人的,事關重大。管家說岑大人不在府中,就由他代收下奏章,說是一定會轉交給岑大人。”
“我家管家?”岑尚書愕然道:“你看到的我家管家是什麼樣子的?”
謝四海說道:“岑大人家的管家四十左右年紀,看上去文質彬彬,身材微胖,有三縷胡須,穿著綢布衣衫,一看就是有學問的人。”
岑尚書說道:“謝捕頭,我想你是弄錯了吧。我家管家根本就不是男人,她今年三十七歲,是我妻子的弟媳婦。我妻弟死的早,我夫人可憐他媳婦兒可憐,就把她從鄉下接到這京城,讓她打理我府中的大小事務。她向來不管我的公事,又怎麼會去我府邸前麵接了謝捕頭的奏章呢?”
謝四海很是驚訝,不知道說什麼好。岑尚書又說道:“要是娘娘、皇上有懷疑,謝捕頭不相信,可以派人去我家查探。謝捕頭說的那個人,我根本就從來沒有見到過。這個人當然更不是我岑家的人了。所以說謝捕頭的那封奏章,根本就沒有到我手裏,我根本就不知道有這麼一回事兒啊。”
“好了,先別糾纏這件事。謝捕頭,你說給岑大人你的奏章,是給了他的管家,那麼給崔大人的,可是送到他手中了麼?”通過謝四海和岑尚書描述的差異,我覺得這件事情有問題。
“是,太後娘娘,”謝四海說道:“啟稟娘娘,小臣給崔大人的書信,卻是送到崔大人手中的。隻是當時小臣並沒有趕到丞相府,在路上的時候,遇到崔大人的轎子,小臣就上前去,把奏章交給了崔大人。當時,周圍所有的人都說,這是崔大人的轎子,小臣覺得應該是錯不了的,心中又怕我家大人惦記著,就把奏章交給後,把山西的災情略微說了一下,小臣就告退了。”
崔文傑聽謝四海說完,剛剛要說什麼,我對著他擺擺手,說道:“謝四海,你說當時你是在半路之上,把奏章交給崔大人的,那麼哀家問你,你當時可有看到崔大人的樣貌麼?”
謝四海搖搖頭,說道:“不曾。不過我倒是聽到過崔大人說話,小臣從小就耳聰目明,一旦見過的人,聽過的聲音,就再也忘記不了了。所以,隻要崔大人再說一句話,小臣一定能記得清清楚楚。”
我對著崔文傑點點頭,崔文傑問謝四海說道:“你說你聽過的聲音,一定能記得清清楚楚麼?”
“是。”謝四海回答道。
“好,那麼老夫問你,老夫是誰?”崔文傑問道,他的聲音沒有那麼友善。謝四海卻愕然道:“這位大人,你的聲音下官以前從來沒有聽過,所以並不認識大人,還請大人恕罪。”
崔文傑定定說道:“你不是說你在路上截住轎子,把奏章給了崔文傑崔大人麼?老夫就是崔文傑。可是,老夫並不曾在路上遇到你攔轎遞送奏章,也並不曾經見過你。你何苦來冤枉老夫,說是把奏章給了老夫呢?”
謝四海忙拱手行禮道:“崔大人,下官並沒有也不敢冤枉崔大人。我當時把奏章遞送的時候,當時周圍所有的人都說是崔大人的轎子。我也的確把奏章交給了那個崔大人。可是,我可以作證,那個崔大人的聲音,和今個兒朝堂之上崔大人的聲音,是完全不同的。那個人的聲音要尖刻一些,而崔大人的聲音更蒼老一些。”
“太後娘娘、皇上做主,老臣並沒有收到那麼一封奏章。要是收到那封奏章,這救民於水火的事情,老臣怎麼敢不上報朝廷?”崔文傑說道。
我點點頭,把我的另外一個疑惑問了出來:“李萬山,你既然是秦蘭亭的學生,為什麼遞送奏章不給秦大人,而給另外幾位大人?”
李萬山說道:“啟稟娘娘,第一秦大人並不管理戶部的這些事兒,這些向來是由崔大人和戶部掌管,下官不敢越俎代庖。第二,前些日子秦大人的老父病逝,秦大人並不在京城。秦大人是前幾天才回來的,我見上奏了三封奏折都沒有回複,而又聽說秦大人已經回來了,這才匆匆上京求見大人,請他帶我麵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