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七十回:權臣欲謀反(六)(1 / 3)

“皇太後不必過於擔心這一點,隻要崔文傑大人還在朝廷之中,朝廷自然可以可保無虞。雖然秦蘭亭大人在朝廷之中也是舉足輕重的大人物,可是比起崔文傑大人來威望還是有所不足的,雖然兩人都是當朝的宰輔,可是從朝臣的議論來說,崔文傑大人是足以領袖群倫的大臣,而秦蘭亭大人雖然也是朝廷的宰輔之一,可是卻沒有崔文傑大人如此高的人望,所以,即便秦蘭亭大人不在朝中,隻要有崔文傑大人在,朝廷裏頭可以得意維持,更何況皇太後還可以秘密的命令秦蘭亭大人在回到原籍之前,安排秦蘭亭大人的那些門生故吏們都遵從崔文傑大人的意思,隻要能夠如此的話,就算是秦蘭亭大人不在朝中,依然可以保持這股足以和袁震東大將軍的黨羽們對抗的勢力,隻要朝廷能夠好好的讓崔文傑大人操持的清流和秦蘭亭大人的門生故吏們的這股勢力結合起來,自然就足夠對付袁震東大將軍那一方麵的勢力了,雖然可能所不上能夠製服袁震東大將軍這一方麵的力量,可是要克製或者退一步說要抗衡袁震東大將軍這一反麵的勢力還是綽綽有餘的。這一點想來皇太後也是心中有數的。何況就算不能製服袁震東大將軍這一方麵的舉動,對於袁震東的黨羽們起到一個羈絆和破壞的作用,那絕對是沒有任何疑意的。隻要皇太後善於運用,就算秦蘭亭大人不在朝廷之中了,已然可以如臂使指般的指揮如意,這樣子一來,就算袁震東大將軍這一方麵的人想要自愛朝廷之中掀起什麼波浪來,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皇太後就可以穩坐釣魚台,暗中操控一切。這樣子一則可以使得袁震東對於朝廷沒有猜忌之心,二則皇太後依然可以隱操朝廷的權柄,皇太後,這件事情不就可以兩全了麼。”

聽了蕭笑對我的解釋,我細細的想了一下,覺得還真是如同這個蕭笑說的這樣子。隻要我表麵上將袁震東大將軍罷黜回去,確實可以使得袁震東以為朝廷和皇太後對他還是言聽計從的,根本就沒有對他產生什麼猜忌的心思,而且為了使得袁震東能夠暢行其誌,皇太後既然把宰輔之一的秦蘭亭也罷黜回去了,那麼也就表明了皇太後對於這件事情的態度是極為明朗的。故而袁震東自然會覺得朝廷還當他是朝廷的一大功臣,而且是一個位居秦蘭亭之上的功臣,而且朝廷罷黜了袁震東而不罷黜他,也就等於表明了朝廷對於他的信任要甚於秦蘭亭的,那麼也就等於向他表麵朝廷對於他的器重和倚賴。一個人能夠得到朝廷如此的器重和倚賴,就算袁震東心中原本對著朝廷和皇太後有所猜忌,也會因為這件事情和消除了不少。另外,既然秦蘭亭被朝廷罷黜了回去,那麼袁震東就會以為朝廷之中應該沒有人能夠與他為敵了,隻要袁震東覺得朝廷之中沒有對手,勢必也會減輕朝廷上的壓力,隻要袁震東減輕了對朝廷的壓力,那麼我就可以順利的在朝廷之中布置安排好一切,接下來隻要時機一道,就可以對袁震東進行討伐,到了那個時候,就算袁震東的再能幹十倍,恐怕也沒有能力逃出朝廷的控製之外了。所以對於這些事情,就算暫時的犧牲一下一下秦蘭亭等人,隻要朝廷掌控了局勢,那麼到時候,大局已定,自然可以將那些在朝廷之中黨爭將起的時候退出這個漩渦的秦蘭亭飛召入京,依然給秦蘭亭恢複原來的職權,到時候也就沒有人會反對了。這個權宜之策非但可以使得秦蘭亭能夠安然無事的離開中樞,也可以保護秦蘭亭不至於在這場朝廷的大動亂之中殞命,確實是一個極好的辦法,如果能夠不被袁震東大將軍一黨的黨羽所識破,倒是保護和保全秦蘭亭的一個上好的法子。而這樣的法子雖然從表麵上看來是朝廷迫不得已而為之的,其實確實朝廷特意為之。而想要讓袁震東大將軍的一黨的那些黨羽們看不出破綻來,這其中至為關鍵的地方是時機的選擇,朝廷當然不能在眼下這個時候就讓秦蘭亭回家高老,因為現在朝廷如果讓秦蘭亭大人高老回原籍的話,一則是時機不對沒有由頭,二則有些操之過急了。現在做這件事情,勢必會讓袁震東和袁震東手下的黨羽們覺得朝廷如今放秦蘭亭回去是為了讓秦蘭亭避開這場禍事,那麼袁震東和他手下的黨羽勢必會有所警覺,如果這些人起來什麼警覺的話,那麼事情就不好辦了。所以一定要等到一個合適的時機才可以做這件事情,最好的時機莫過於是袁震東指使部下想朝廷參劾秦蘭亭的時候,那個時候再有我出麵,讓秦蘭亭開缺會籍,一則可以對袁震東這方麵有個交代,示意朝廷還是比較偏重他們這一派的,另外也可以用優待老臣以示保全的讓秦蘭亭開缺會籍貫,隻要這樣子做,朝堂之上的那些袁震東的黨羽們也不敢再進行加害。如果時機把握的過晚,袁震東的黨羽們在袁震東的授意之下紛紛上書要求嚴辦這個秦蘭亭的時候,就算我想要保全秦蘭亭,恐怖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了。所以對於這些事情,時機的選擇是極為重要的,一旦時機選擇不好,勢必會授人以柄,非但不能保全朝廷的那些大臣,反而會因為被人識破了機關,而使得這個局勢失控,而無法從容的控製,到了那個時候,想要扳回一城,那也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了。所以對於這些事情,我還是極為重視的,秦蘭亭眼下是不能主動的放之歸鄉,而是要等到袁震東的一黨在袁震東的授意之下發起對於秦蘭亭的攻擊的初期,將計就計把這個秦蘭亭放回原籍,隻有這樣子方才可以一麵掩人耳目,一麵保全秦蘭亭。而且還不至於使得朝廷的意圖被他們所知,這些事情看似早晚都可以,可是窮究起來,其中可是有很高深的學問,早一刻不行,遲一刻也不好,應為早晚一些都很容易被人識破,唯一能夠把握的時機就是趁著勢頭,不著痕跡的把事情給辦了,這樣子方能夠使得其他人無從窺視朝廷的意圖,這樣子廟堂之上的權謀和策劃方能告以成功,如果不契合時機的魯莽行事,就沒有辦法瞞過朝廷裏頭那些大人們的耳目,這樣子話,也就會被人看穿意圖,一旦為人看穿了意圖,就沒辦法不著痕跡的實行了。這樣子局麵比如變得極為不利,如果局勢到了那種地步,對方就會借機猛撲過來,要置人於死地。所以如果我要保全秦蘭亭的意圖被袁震東大人的一黨看穿的話,非但無法保護秦蘭亭,還很有可能會給秦蘭亭招惹上殺身之禍,所以這些事情可不是怎麼小事情,就算是我心中已然有了成算,也要秘密的小心從事。否則的話,必然會壞了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