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也被弄糊塗了。過度的滿足使他有些疲倦。他靠著椅背假寐了不到15分鍾,就聽到遠處響起連珠的機關槍響。他兀自奇怪:“敵軍張宗昌不是早已狼狽逃過德州、離此已有幾百裏路程嗎?敵軍是絕不可能反攻的!”他命令侍從副官趕快查看。
副官回來就比畫開來:“不是張宗昌,是日本兵跟我們的人打起來了!我還看見路上有我們兩個同胞被日本兵刺死了!”
蔣介石臉上痛苦地一抽,說道:“糟了,上了日本人的當了!原來他們剛才是來打探我是否還在城內總部裏,然後再來決定對我們的態度及其預定計劃。”事後才知,率先出擊的日軍正是西田宣稱“即日返津”的派遣隊,突襲的路線正是他們拆除工事的路口,瞬間,東、西兩“警備區”的日軍如黃蜂一般傾巢而出,發動了預謀的、不宣而戰的突然襲擊。
蔣介石背在身後的兩指扯緊了,又鬆開,馬上命令各師長,各自約束部隊,無令不許外出,避免與日軍衝突。同時派聯絡參謀長將此意轉達日本福田司令官,要他同樣命令日本軍隊,以免兩軍擴大衝突。
史學界普遍認為:“濟南慘案”是中日兩國最初發生的正麵軍事衝突,也是中日兩國長期戰爭的序幕。
事件的肇端是這樣的:當天早晨,有國民革命軍第四十軍(軍長賀耀祖)所屬的一名士兵生病,同伴要送他到國民政府外交部山東交涉署對麵的基督教醫院治療。經過商埠區時,日本兵阻止通行,由於語言不通而發生爭執。雖然就這麼一點小事,可對於等待挑釁機會的日軍來說,就是一個很好的借口。他們不問情由、不待理論便突然開槍,當場打死中國一名士兵和一名役夫,其餘的人見勢不妙,躲進醫院。日軍則將醫院包圍,用機關槍亂射,於是乎,戰火一經點燃,全市都響起了槍聲。
日本方麵當然不這樣說。在他們陸軍省5月13日發表的《濟南事件概要》中有一段文字:“3日上午9時半左右,日本人吉房長平在麟祥門外的《滿洲日報》代銷所中,有中國兵二三十人闖入,日本領事館巡查岡田繁一立即前往該處,反而被中國兵毆打,是故乃由中久米川中尉率領自天津調來濟南的一部分日軍趕到現場,中國兵則逸入附近兵營。兵營崗哨首先向日軍開槍,日軍不得已而還擊。以此為開端,中國兵在各處同時開始攻擊。”正好將事實倒了個個。
不到15分鍾,日軍便將其占據的城外商埠地區各交叉路口,用沙包鐵絲網構築了防柵,完全切斷了交通。連蔣介石派往日軍司令部的人也無法通行。蔣介石急不可耐,又往日軍司令部掛電話,通知福田司令官,說他已經命令所有濟南城外的中國軍隊於下午5時以前一律離開濟南,同時請福田也約束日本軍隊不要再亂放槍炮,傷害市民。
福田回了一封信,說他願意同蔣介石的人開一個會議,來調查今天衝突的經過,要蔣介石派員到日本司令部去。
日近黃昏,槍炮之聲沒有停息。日本軍隊故意亂放槍炮。
蔣介石接到福田的信,滿臉怒氣,指示副官答複他:“給他回信,就說日軍應趕緊派人到我們總司令部來開會。”
信送走了,蔣介石依然坐立不安。直到當夜12時,福田才有回信來,說他不能派人到蔣介石的司令部來,堅持要蔣介石派人到日軍司令部去。
蔣介石不能平靜了,在屋裏大步來回走著,怒睜著眼,額角上青筋隨著呼呼的粗氣一鼓一脹。他的拳頭擱在那張寬大的辦公桌邊緣,吩咐副官:“以我的名義再給他寫封信,就說如果要我派員到日軍司令部去,那就是日軍沒有誠意;亦就可以認定今天不是為了小事衝突,而是日軍把我們當成了敵人。這樣,我就絕不能派代表到你司令部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