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快樂的鄧穎超和憂鬱的陳潔如(1)(1 / 1)

11月20日,鄧穎超作為省黨部任命的潮梅特派員,來到汕頭。見了周恩來,分外高興。鄧穎超一叉腰,興奮地宣布:“我做了一件驚天動地的事,你想不想聽?”

周恩來懷著極大的興趣,催促她快講。

鄧穎超放低聲音,滔滔地說著。隻見周恩來慢慢收斂了笑容,臉色由紅變暗,漸漸地又紅了起來。他勃然大怒:“你這算什麼哲學?生孩子就不能革命了嗎!你為什麼自作主張,一下子變得如此幼稚,如此輕率!”他不再說了,把身體別轉過去,氣呼呼地不理鄧穎超。

原來10月份的時候,鄧穎超發現自己懷孕了。想想自己剛21歲,在廣州的工作局麵還沒有打開,再添個孩子不是累贅嗎。她一下狠心,去街上買來打胎的中藥,咕咚咕咚喝下去。藥性發作,疼得她在床上直打滾。孩子是打掉了,可她身體也損傷很大,麵色蠟黃。她母親楊振德從天津趕來,也把她責怪了一番。

楊振德的經曆也不一般。1946年9月,周恩來在南京同美國記者李勃曼談起個人經曆時,專門說到鄧穎超的母親。他說:鄧穎超同誌的母親是一個中醫,當她近六十歲的時候,還在紅軍總司令部當醫生。國民黨“圍剿”、我軍撤退時,鄧老太太被俘,被押送到九江,國民黨法官要她勸勸鄧穎超不要當共產黨員,鄧老太太說,子女的事情我們父母管不了,即使蔣委員長也管不了自己的兒子--蔣經國當時正在蘇聯--法官無言以答,就把她囚禁在九江反省院。直到1936年談判開始,1937年初才把她釋放出來。

周恩來氣消了,勸鄧穎超多休息,恢複元氣。可周恩來一出門,鄧穎超也出去開展婦女工作了。她很愉快,因為她又在廣東找到了她的誌同道合者:何香凝、蔡暢、張婉華等。孫夫人偶爾來穗,也十分談得來。比她年齡大出一倍多的何香凝,一拉她的手總愛重複那句話:“哎呀你那位周先生將來可不得了,我和仲愷就喜歡他,連我那兩個孩子也阿哥長阿哥短地叫,沒大沒小……”鄧穎超聽了總不說話,心裏喜滋滋的。

憂愁的是陳潔如。

一個星期六的晚上,蔣介石匆匆趕回東山的新居,告訴陳潔如:“明天晚上孔夫人請我們吃飯。她要我們3點鍾到,但是我5點以前無法離開軍校,到時你先去。”他在房間裏來回踱著,臉上興奮地發亮。自言自語:“這麼久了,你我終於有緣同這位大人物共進晚餐了。”

陳潔如不以為然:“不就一頓飯嗎?值得大驚小怪嗎?”

“你根本沒有搞懂!”蔣介石絮絮叨叨,“吃飯跟吃飯不一樣。這是一個機會,它可以幫助我更接近宋家。而接近宋家,就是像接近總理一樣。這個意思你懂吧!”

陳潔如無法否認蔣介石說的是事實。

蔣介石捧著杯子,變得和顏悅色:“廣州的軍事能人多得是,為什麼偏偏讓我當軍校校長?我有運氣。但我現在還缺少聲望。你要知道,聲望有時比地位還重要。我要抓緊時機,把孫、宋、蔣三家連接起來,要越來越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