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九章 最後的皮室(2 / 3)

一種更加喪氣的氣氛壓抑在了每個人心頭。

北麵是大山,南麵是大海,西麵是剛剛把自己徹底打敗的燕京鐵軍,而東麵則是被截斷了的歸路。

打回去,很可能會落入陷阱。

可是留在榆關,同樣沒有未來。

會議上,耶律李胡繼續他毫無理性的咆哮。

而漸漸的,契丹將領們也好像瘋了一樣,竟然一個兩個地應和道:“沒錯!沒錯!打回去!打回去!打回東京去!”

“回去救人!”

耶律屋質看著眼前這一切,無力地坐到在椅子上,這些經曆過不知多少場戰爭的將領們,此刻竟然仿佛也都失去了理性一樣,連他們都如此,外麵的底層士兵就更不用說了!

這時,一個年輕卻冷靜的聲音說:“回去吧!兵心思歸,攔不住!強行攔住,榆關的時期不出十天就會崩潰,不如把這股思鄉的情緒利用起來,一舉殺回遼陽府去那或許是我們最後的機會了!”

耶律屋質望過去,發現說這話的是在燕京奇襲中大放異彩的耶律休哥。耶律屋質覺得這話貌似有理,其實卻仍然是很不負責任的冒險。但他又不能不承認,現在如果要強行攔住已經陷入半癲狂狀態的契丹士兵們,榆關的時期將不戰自潰。

耶律李胡道:“看看!休哥也這樣說呢!回去吧!現在就回去!擦好刀,備好馬!我們明天就殺回去!”

會上所有將領都跳了起來,高叫了起來,齊聲道:“領命!”

耶律屋質依舊無力地垮塌在椅子上,看看應命的這些將領或許李胡的命令從來沒有得到過這樣齊心的響應吧。這是這響應,卻讓耶律屋質覺得那仿佛是奔赴地獄之門的叩門聲。

“瘋了……瘋了……都瘋了!”耶律屋質幾乎要哭出來!

現在殺回去?那怎麼會有勝算!

雖然遼軍仍然有數萬人,但唐軍在遼東肯定會堅壁設伏以待啊!

蕭轄裏忽然低聲說:“他們是瘋了,可不瘋又能怎麼樣?留在榆關等張邁來招降麼?”

聽到“招降”兩個字,耶律屋質的心就像被針紮中一樣!

是的,殺回去,多半會敗亡。

可是留在這裏,仍然是絕望!

在東西兩頭都被掐斷的情況下,遼西走廊狹隘肯定無法供養數萬大軍,現在趁著唐軍立足未穩,大軍一湧而東,的確還有“萬一”的機會,而一旦被唐軍豎立起左右堅城來,那時的榆關將不戰而敗!

到得那時,真的要“投降”麼?

作為雄踞北國百年的驕傲,耶律屋質無法接受!他也明白在場的將領中也不是沒有明白人,但他們都拒絕接受這等屈辱!寧可東向一戰,冒險以博萬一,也絕不屈膝投降!

耶律屋質默然了。

會議還沒開完,榆關已經不停有士兵在逃亡了,契丹本族的人無處可去,但那些渤海、高麗、漢軍……甚至回紇、敵烈,都在逃亡!

現在,在很多人看來,契丹已經完蛋了!

現在對他們來說,隻要逃離這個可怕的戰場,等到戰爭結束,他們再出來,興許就能撿回一條性命,隻不過是頂頭的統治者從契丹人換成了漢人罷了。

這天晚上,灤州方麵發來了一封書信。

那是一封勸降書—一看那筆跡,竟然是韓德樞的手筆!

耶律李胡狂怒之下,將勸降書撕成了粉碎!

“漢狗辱我太甚!”李胡指著西麵罵道:“待我收複遼東,殺盡在遼漢民,再來找你們算賬!”

憤怒中的耶律李胡整合了五萬大軍,東歸救遼,所有不願意束手待斃的契丹人包括絕大部分殘存的皮室全部出動了!

剩下不願意追隨李胡的人馬,則留在了榆關。

天策十一年,七月底,遼西走廊已經有了幾分秋意,風中肅殺的味道越來越濃鬱,蕭轄裏不願意來,耶律屋質獨個兒來送行。

這一去,雙方都不知彼此存亡如何也不知道是走的人會死,還是留下的人會死,還是雙方都會死。

送別之後回到榆關城內,耶律屋質發現蕭轄裏正在城頭的垛孔中看著耶律李胡遠去的背影,他很厭惡耶律李胡,但這一刻眼中卻流下了熱淚他哭的不是李胡,而是契丹啊!

耶律李胡此去,帶走了契丹最後的皮室人馬,也帶走了契丹最後的武力種子!如果這一去再出什麼岔子,那整個契丹就真的萬劫不複了!

“或許……哀兵必勝!”耶律屋質喃喃說。

“哀兵必勝?”

“是啊。”耶律屋質說:“李胡此去抱著必死之心,這必死之心,或許能成為扭轉的轉機也說不定。”

必死之心……

哀兵必勝……

盡管覺得很渺茫,但現在,他們也隻能寄希望於這種冥冥的願景了。

東歸救遼的五萬大軍,為了避免重蹈察割的覆轍,盡量保證大軍在行走過程的集合度,同時廣派哨騎,遠遠地探查前方道路,以掃除各種埋伏。八日之後,大軍接近錦州!

哨騎發現唐軍三路大軍集結於錦州境內的小靈河畔,高行周、楊信、折從適全部到齊。高行周居中,楊信在左,折從適在右,三路兵馬各有八千多人,清一色的騎兵,這可是比埋伏察割時更加齊備的陣容,盡管錦州已經燒得半毀,但這三路軍馬卻拚成一道鐵壁一樣,徹底截斷了所有胡騎的歸路!

哨騎過不去了。

耶律李胡等也大概猜到,唐軍要在此堂堂正正一戰!

“是白馬銀槍團、大唐槍王和大唐箭王!”耶律休哥說道:“這也是唐人部隊中第一流的強軍了!”

燕京整軍之後,除了幾支威名赫赫的番號保留有限的兵力外,其餘的人馬盡皆接受整編,整編之後老兵散入各個新的軍區之中,唐軍各番號的整體素質變得更為平均,但仍然有幾支部隊實力突出。

“既然對方有這個念頭,那我們就成全他!”耶律李胡說。“唐人大概是想再來一次唐山一戰吧,但今天他們要麵對的,可不是杜重威那樣的孬貨,而是我契丹的精銳!”

遼軍的五萬大軍,並非都是契丹人而其中的漢、渤海、高麗等族,在契丹騎兵的裹挾下,麵對唐軍三大王牌,幾乎人人都有怯色。

有警於唐山一戰的失敗,其中一個原因是杜重威部戰敗後反向衝動皮室後軍的陣腳,這一次耶律李胡改變了主張,他將最強悍精銳的部隊放在前頭,集中力量,衝擊白馬銀槍團與折從適部之間的駁接地帶!隻要衝破這道鐵壁,就一口氣殺回遼東去!

“今晚休息一夜,養好馬力,明日一早廝殺,一口氣衝過去!”

看到契丹人的動態,唐軍三大將也猜到明日即將決戰。

“元帥當初親口說過,”楊信在傍晚的軍事會議上說:“如果戰事進行到今天這般地步,那麼,就不要再讓一個皮室回去了!”

耶律李胡的戰術布置簡單而粗暴,但張邁的指示則更加簡單,更加粗暴!

楊信道:“我們渡海而來,這一仗,不隻是要勝利,不隻是要殲敵,而且還要打得所有胡人從今往後不敢仰望我大唐,一舉而定東北三百年太平天下!”

這個晚上,奚忠沒有睡覺,帶著工事兵的將領們一起,不斷推演著第二日的陣容與戰法。

第二日,天才蒙蒙亮,雙方兵馬便集結起來,沒有盾牌不管是遼騎,還是唐騎!

耶律李胡做出了衝鋒的決定,但他並沒有站在最前鋒,策馬立於最前鋒的,是耶律休哥。

昨日耶律李胡作出戰術指示的時候,耶律休哥心中並不讚同,但他也沒有反對,而今日交戰之際,他則請纓立於戰陣之最前端!

“我大契丹百年天下,總得有一個夠格的人來殿軍!”

他拔出了一把镔鐵打造的馬刀,看著打磨得如鏡子一般的刀鋒,裏頭映射出了自己的臉。

契丹之立族,便在於掌握了镔鐵打造技術,以此利刃加上馬背上的雄壯體魄,造就了這個偉大民族的百年傳奇。隻可惜,一個偉大的民族,遭遇了另外一個更偉大的民族,一個百年雄魄,遭遇了另外一個千年強魂!華夏三千年的積澱,再加上來自安西的一番洗煉,麵對這樣的民族,是所有為鄰為敵者的噩夢!

“這就是變文中的既生瑜何生亮麼?”

契丹騎兵後方,號角已經響起!

那是衝鋒的征兆!

數十個勇士用他們超人一等的肺活量,鼓動著空氣的震蕩,吹響著契丹民族抱懷必死之心的衝鋒前奏!

可就在這時,唐軍的後方炮聲響起!

銅火銃的殺傷力,至今尚能讓張邁的滿意,但示威性質的鳴炮,卻已達到了這個時代所能達到的極限!

人肺加上號角所發出的聲響,徹底淹沒在火藥撕裂空氣的劇烈震動之中!尚未開戰,已落下風。

轟轟猶如炸雷般的聲響之後,便伴隨著數萬人同時的長叫:“大唐威武!大唐威武!”

耶律休哥根據唐軍的呼喊進行判斷,推測唐軍的全部數量並不止三萬人!在兩萬八千騎兵的後麵,應該還有超過一萬五千人以上的部隊,那是什麼部隊?步兵?弩兵?還是那種會噴火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