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王延齡朗聲提議——今日帝後大婚,君臣同樂,若無月色可賞,當有佳詞賀祝,也算美事。
皇帝稱善,轉而金口一開,“良辰吉日,夜色闌珊,哪位愛卿偶得佳作,可與天下同賞?”
下麵,有宮人將趙禎的禦言一遍一遍的傳下去,人聲鼎沸,頓時心情激動者有之、摩拳擦掌者有之、閉目沉思者有之、呼朋引伴者有之,凡是自負才學之人,無不想借此機遇,一步登天。
男席中,周茂叔、程珦、陸銘、王公卿湊在一起,幾人自也是心潮迭起,他們之中周茂叔最是才思敏捷,陸銘便問,“茂叔可有佳作?此天賜良機,若能上達帝心,人前顯勝,定能一舉成名!”
周茂叔苦笑道,“自是有些詞句,可......上邊還坐著一位詞殿下呢!”
幾人麵麵相覷,心中了然,這提議者是王延齡,聽說陳年已拜其為師,想必王延齡此舉,又是為給陳年鋪梯架橋。
“眾愛卿可有佳作?”
趙禎又問了一遍。
下麵的聲音漸漸地細弱了下來,而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投注到如今已是醉醺醺的陳年身上,便是連皇後曹丹姝也轉目看了過去。
趙禎見了眾人反應,笑道,“看來咱們得詞殿下不出手,是無人敢登台獻藝了。”
下麵一陣附和的笑聲。
趙禎便也看向陳年,“禦弟啊,不知今日朕之大婚,禦弟可有曠世佳作承覽禦前啊?”
陳年此時已然被醉意浸染了九分,連思緒也沉沉的緩慢運轉,聽了趙禎的話,反應了好一會才晃晃悠悠的站了起來。
“臣......臣......很高興。”
帝後愣了愣,互相看了一眼,紛紛忍不住笑了起來,然後紫宸殿前人人捧腹。
趙禎笑著說道,“朕知道你高興,可今天是朕的大婚,你還能比朕更高興?”
眾臣屬又是一陣歡笑。
“快快作詩來!”
陳年這才明白是要自己寫詩。
他抹了一把臉,抬頭看了看沒有明月相映的夜空,又轉頭看了看女席中的秦香蓮......她的眸子好亮好亮,就那麼大方的看著自己,或許她也期待自己站在高處成為那顆最亮的星吧。
陳年頓生豪氣,提起酒壺搖晃著走到中間的台階上,轉頭麵向眾人說道,“我一開口,便能吐出半個盛世,此詞一出,以後便再也沒有中秋詞能出其右!”
語不驚人死不休!此話一出,便如一石激起千層浪,人人訝然。
王延齡沒想到陳年如此恃才放曠,便立時批判道,“元貞狂悖!此世間能人異士如林中草木,海中魚蝦,豈是你小小年紀便能妄自稱尊的,有好詞就趕緊吟來,讓官家與眾臣工一觀。”
陳年大笑三聲,道了聲好,便舉起手中酒壺......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一個簡單的問答,眾人便皺起了眉頭,似乎這意韻並不深沉。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水調歌頭?!”
“好詞啊!”
“恐怕下闕不好接啊!”
人們的想象力被這簡單的幾句淩空帶到了天上宮闕,那種絕塵出世之感,超凡脫俗之心,讓人難以自拔。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就這麼圓回來了?”
“上天下地,此詞絕妙!”
“下麵兩句才是精魄,此時聽來,非是鬼才,不能接續啊!”
陳年轉頭望向秦香蓮所在,自然而然的背出來那些千古名句。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啪!啪!啪!
趙禎雙目含淚,鬆開抓著皇後曹丹姝的手鼓動雙掌,眾臣工紛紛起身應和,掌聲如一片汪洋般淹沒了宮廷內外。
月亮此時湊趣一般的在雲彩裏晃悠出來,似乎也被這首《水調歌頭》所動容。
秦香蓮也附和著鼓掌,心下念著一遍又一遍的‘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不覺間掉落兩滴眼淚,被她用腳踩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