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才能是讓任何人都驚歎的!”裴行儉說著,眼睛注目到陳易的臉上,有精光在閃,“你的才能從何而得,相信天下沒有一個人知道的,除了你自己,這是大唐的幸事!你來到大唐,注定大唐會從此不一樣了,某期望以後你能將大唐打造的更加強盛,將你的所有聰明才智都貢獻出來,而不是貪戀權勢,相信你明白我的意思的!”
裴行儉所說的話,及說話間那似笑非笑的眼神讓陳易有點膽戰心驚的感覺。這話好像太有玄機了,什麼“你來到了大唐,注定大唐從此不一樣了”,這不是有特別意思表示在其間嗎?
看到陳易在沉思,裴行儉笑笑繼續說道:“子應,過兩日,某會有一些手稿交給你,那是我這些年用兵所得,還有一些恩師的兵法傳承,希望你能交給你信任,又有才能的將領,讓他們將兵法發揚光大,還有,某也會羅列一些朝中可用之人的名單,你自己斟酌著考慮,要是覺得某所推薦不錯,就給予重用,要是你覺得某看錯了人,那就量才給予任用吧!”
“多謝守約兄信任!”陳易起身作了一禮。
“接下來,朝中當前事某也想和你細細說說!”裴行儉拍拍身邊,示意陳易坐下說話,“我比你年長幾歲,許多事可能比你看的更清楚點,對許多人和事的看法,還是想告訴你一下!”
“還請守約兄多多教導,我一定洗耳恭聽!”
陳易答應了聲,坐到裴行儉身邊去,仔細聽他分析目前朝中形勢,還有對各人的判斷了。
一直說了一個多時辰,直到天將黑,裴行儉才說的差不多。
看到裴行儉滿臉疲憊,陳易不忍心,一再要求之下,裴行儉才停住了話。
“守約兄,有什麼話,我們下次再說吧!”這是陳易臨告辭時候的安慰話語。
隻是陳易再也沒機會和裴行儉再說什麼了,在這番話說了後的第四天,裴行儉在府中去逝,終年七十一歲。在裴行儉病情惡化這幾天,陳易將大多的事推托掉,守在裴行儉的病榻前。
隻是裴行儉臨終前的這幾天,再也沒有精神好的時候,甚至大多時候都處於半昏迷狀態,眼睛都沒睜開,再沒和他說過什麼話,去逝的時候還是在熟睡中,沒有一點痛苦的樣子。
在裴行儉去逝後,政事堂代皇帝下發詔令,宣布停朝七日,追贈裴行儉為尚書令、洛州都督、安國公,諡號為“獻”,並賜其陪葬乾陵。
裴行儉的家人,朝廷也給予了特別的照顧,在追贈裴行儉的詔令中,盛讚了其妻庫狄氏有“任姒之德,左氏之才”,封庫狄氏為華陽夫人,並將其召入宮中,擔任禦正之職,負責管理教育宮中的女官。因裴行儉的幾子年幼,一並由朝廷予以照顧。
裴行儉去逝是在年前,喪事辦完後,正好過年。
過了年後,一係列的新政在陳易的大力推動下,開始實施。
一大批能臣良將被提拔起來,大唐的行政效率更高了,朝廷的政令一出,新政馬上得到實行。
全國所有城市的宵禁都被取消,夜間貿易在官府的鼓勵下開始慢慢形成,稅製開始也逐步開始,義務教育也逐步開始推行。這些新政是在陳易的一力主導下在年後就開始強實行的。
陳易做事雷厲風行,下麵的官員不敢有任何的耽擱,每個人都像上足了發條的鍾一樣,開始高速運轉起來,包括各部尚書都是如此。各部司都開馬足力動作起來,作為大唐實際最高權力掌握者的陳易,倒是落了閑,相對比其他官員輕鬆了許多。
不過無論他忙還是空,每天到武則天那裏去請安問候都是不會少的。
陳易每天都過來問候陪伴一下,還要谘一些朝事問詢於她,問她的主意。這樣下來,武則天那原本充滿怨恨的心,也好過了很多。如此一個多月後,武則天在麵對陳易時候,心神好了很多。
甚至會要求陳易陪她到園中走走,甚至陪她一道用餐。
上元節過後的第二天,陳易再過去問安時候,武則天卻向他提了一個額外的要求。
“子應,這段時間天寒,呆在大明宮中很悶,本宮想到華清宮去泡一下溫湯,不知你是否允許?”
“太後你想去華清宮泡溫湯?”陳易有點驚異。
“怎麼,你不答應?”武則天有點沒好氣了。
陳易趕緊否認:“那不是,太後想去泡溫湯,臣怎麼會不答應呢?臣原本早就想建議太後出宮走走,到華清宮小住一段時間,就怕你不情願!”
“那你答應我去了?”
“當然答應,”陳易很肯定地點點頭,“要是太後願意,臣會陪你去華清宮小住幾日的!”
“啊?!你陪我去?”武則天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