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大畫家徐悲鴻7歲時就已經很能畫畫了。一次,小悲鴻畫了一隻老虎拿去給父親看,無不得意地說:爸爸,你瞧這是我畫的。父親左瞧右瞧,故作驚訝地說:“孩子,你這畫的是何物啊?”悲鴻答道:“老虎啊!”父親搖頭說:“不,這哪裏是虎,是狗,畫虎不成反類犬啊!”一句話把小悲鴻的臉漲得通紅。徐悲鴻是個不服輸的孩子,他不服氣地說:“我非要畫得像一隻真老虎不可!”父親這才樂了,捋著胡須說:“有誌氣!有誌氣!”從此徐悲鴻勤奮作畫,不滿足既得成績,銳意進取,最終成為畫壇泰鬥。
徐悲鴻父親采用的是一種“激將法”在教育心理學上被稱為“反向性激發”或“批評性激發”它適用於那些秉性好強、自以為是的孩子。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性格,教育方法也要因人而異,但是無論采用哪一種方法都要讓孩子感受到你是在肯定和鼓勵他,而不是貶低和挑剔他。
對孩子是表揚、肯定為主,還是批評、否定為主,直接關係到教育的效果,久而久之還會鑄就孩子的性格。因為“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批評之中,他就學會了譴責。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敵意之中,他就學會了爭鬥。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之中,他就學會了耐心。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認可之中,他就學會了自愛。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承認之中,他就學會了要有一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