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幼兒園大班有一個男孩,平時經常暗中欺負其他孩子,大家都畏懼他,對他敢怒而不敢言。一天教師讓大家集體創作《百猴圖》那個專門欺負別人的男孩畫了一個孫悟空,十分得意地把孫悟空剪貼在牆上。
很有意思的是,那些常受他欺負的孩子們不約而同地都畫了手拿金箍棒、大刀或弓箭的孫悟空,個個怒目對視,殺氣騰騰,他們又不約而同地把所畫的孫悟空剪貼在那個小男孩剪貼的孫悟空周圍。
當大家看到那個孫悟空被一群手拿兵器的孫悟空團團圍住,顯得十分狼狽和孤立時,都高興地跳了起來。他們借助了孫悟空的手“報複”了平時欺負自己的孩子,即使他們“報複”所選擇的是替代對象,但是也會像“報複”原來的對象一樣,達到了一種心理上的滿足。
孩子因平時所受的欺負而產生的情緒體驗總是要千方百計地發泄或表現出來,當他們將自己情緒的發泄對象“移置”到了一個合適的替代對象的時候,這種做法就會產生積極的結果。
當然,同樣的心理防禦機製,如果運用得不適當,或者過多地運用,往往會帶來消極的結果。父母對孩子的悲傷、憤怒等消極情緒,應該采取妥善的方法進行處理。
因此,要十分注意孩子是如何應付各種心理壓力,消解自己的消極情緒的。如果發現孩子經常運用壓抑、自我懲罰、幻想等方式去擺脫情緒的困擾,就應該及時糾正,教導他們以積極的應付方式去替代那些被動的、消極的應付方式。給孩子們創造一個適合他們人格健康成長的土壤。
父母在妥善處理孩子消極情緒的時候,要本著賞識的觀點,注意以下方麵:
(1)不橫加責備。
有的父母對於孩子這些消極情緒采取不管不問的態度或一味加以責備,這是不恰當的。例如,一個受到父母嚴厲責罵的孩子,當著父母的麵可能會“忍氣吞聲”可是一旦離開父母,他就可能通過破壞玩具或者欺負同伴等方式發泄自己的情緒。由於他“移置”的發泄對象不適當,盡管他的做法使他得到了暫時的滿足,但是,他的態度和行為也不能被社會所接受,有可能使他陷入惡性循環之中。
(2)不遷就。
有時候,孩子的消極情緒十分突出,常常會向父母提出各種要求。在這樣的時候,很多父母都會遷就孩子的行為,並加以放縱。孩子隻要一次達到了目的,以後如果父母加以拒絕,孩子就會用發脾氣、哭鬧等方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因此,父母麵對這種情況,應該比較理智,不要縱容孩子的這種消極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