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三點都具備,那麼恭喜,我覺得你孩子的音樂潛質至少是在標準線之上的。

琴童小故事:天才莫紮特

掛著天才頭銜的人有很多,但唯有說莫紮特是天才不會有任何人有異議。3歲的時候,還沒有任何人教過他彈鋼琴,他就能自己走到鋼琴跟前,努力地用小手指試圖彈出他曾聽過的某段樂曲。而4歲時他居然已經嚐試在五線譜紙上創作,雖然音符寫得歪七扭八,但這並非孩子無意義的塗鴉,而是創作!6歲開始歐洲巡回演出,他曾經留下很多對孩子來說不可思議的紀錄,比如一段全新的艱深樂曲,他能夠當場視奏;依指定低音即興作曲等。關於莫紮特的天才故事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一個是在他7歲的時候,他用父親朋友的小提琴演奏,然後清楚地告訴父親,他自己的琴比這把琴低1/8個音,後來兩把琴被拿到一起比對,證明他的感覺完全正確!正是有著如此超人的天賦,加之後天的不懈努力,莫紮特才在音樂史上留下了如此輝煌的一筆。

為孩子選擇學習鋼琴,是為他還是我

在選擇學習鋼琴,把這個龐大的樂器買回家之前;在為孩子請一個鋼琴老師之前,我們要給自己留點時間,冷靜地問問我們自己:為孩子選擇學習鋼琴,是為了孩子的將來,還是為了讓他們實現我們兒時沒有實現的夢想?

現在的孩子真是懂事早,5歲的兒子跟我說起道理來頭頭是道。這段時間他特別貪玩不想練琴,每天都要花半個小時說服他練琴。但他提出的一個理由我覺得很難回答,他動不動就說:我又不想學琴,都是你們叫我學的。

坦白說,送孩子學琴,的確有補償我們自己兒時遺憾的心理在裏頭,小時候我特別愛好音樂,每次上音樂課都不舍得走,站在老師跟前看她彈琴,那時候學校還沒有鋼琴,僅是一架簡單的風琴,就可以聽得我如癡如醉。但,我也深知,孩子有自己的將來,如果他沒有表現出對音樂的興趣;雖然經過一些基本的測試老師也認為他很適合學琴;並且事先征求過他的意見,他同意學琴,不然我們是不會勉強他去學鋼琴的。但現在,麵對孩子究竟是為誰學琴的質問,我也不知道怎麼跟他長篇大論地把這個問題說清楚才好。他爸爸最常用的一句就是跟他說“我們都是為了你好,你將來就知道了”。但這對孩子沒用,因為以他現在的年紀很難理解,他會說,將來我不知道,但現在我知道我不想學了,那個無奈呀,有時候氣得真想打他一頓。爸爸媽媽為了你學琴,犧牲了自己的業餘時間,每天陪著你練琴,節假日接送去上課,要是打聽到哪位名師上公開課更是要擠破頭也要送你去,買那麼貴的琴,把最好的房間讓給你練琴,這些全都是為了培養你啊!現在你說我們是為自己,真是,跟他講又講不通。我想這個問題應該很多家長都會碰到吧,麵對孩子的蠻不講理,應該怎麼回答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