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德角海岸的“尋寶獵人”巴裏·克裏福德
觀點:巴裏·克裏福德探險隊一共發現了3艘經核實的海盜船殘骸,創造了發現海盜船的數量之最,其中還有鼎鼎大名的海盜旗艦“維達”號。這些發現不僅是價值連城的寶物和藝術品,對曆史研究也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
巴裏·克裏福德是現代尋寶人中的佼佼者之一,在執著追尋海底寶藏數十年後,終於得寶而歸,演繹出一部現代版的尋寶傳奇。
也許沒有多少人知道,曆史上約有40000艘左右的海底沉船記錄在案,但目前隻有不到200艘被研究和打撈,它們中的大部分如今依然深藏海底。專家們估計這些沉船所載的財富高達數千億美元,這樣巨大的財富使浩瀚的海洋成為寶藏的絕佳藏地,吸引著眾多冒險者前赴後繼。
當巴裏·克裏福德年幼時,就從長輩那裏聽到許多有關美國科德角海域的海盜沉船故事。比爾叔叔對巴裏進行童話般地描述——海盜的寶物箱由美人魚守護著;在海盜骷髏頭的眼眶裏鑲嵌的紅寶石燦爛奪目,甚至有雞蛋那麼大;這些無價之寶靜靜地躺在神秘的海底,隻有那些幸運和勇敢的人才能得到它。
“海盜王子”薩姆·貝拉米的故事是小克裏福德最喜歡的一篇,關於“維達”號沉船和財寶的傳說讓他無限遐想,他夢想著有一天自己能夠親自揭開這個海盜沉船之謎。而這個小時候的誌願成為了他長大後的動力,為了弄清“維達”號沉船之謎,他閱讀了許多有關資料,並進行了一連串探險活動。
薩姆·貝拉米是18世紀名噪一時的海盜,“維達”號是他的座船,也曾經是他的戰利品,裏麵裝滿過無數搶來的珍寶。在1717年4月,“維達”號遭遇大風暴而沉沒,當時隻有29歲的薩姆與手下絕大部分海盜成為失蹤人員,僅兩人生還。在這次災難之前的數個月,薩姆帶領手下一連掠奪了50多艘船隻,因此人們猜測那些搶來的金塊、寶石和象牙可能也一並隨船沉沒至海洋深處。
幸存的海盜在經曆暴風雨的襲擊時,完全是六神無主、魂飛魄散地隻顧著逃命,事後根本記不起沉船的準確位置,人們一直渴望知道那些財寶沉到哪裏去了,也有無數人曾經去海上搜索碰運氣。直到267年以後,探險家巴裏·克裏福德終於揭開了這個謎之一角,締造了新的探寶傳奇!
童年的記憶對意誌堅定的克裏福德影響非常巨大,雖然對比爾叔叔來說,那隻是個哄小孩的童話故事,但克裏福德一直希望有朝一日,親自揭開這個海盜沉船之謎。1982年,克裏福德參加一次海難援救,居然找到了一位誌同道合的投資者。他開始籌建探險隊,在“維達”
號沉沒的可能地點展開大量的勘測工作。但項目進行得並不順利,整整兩年,探險隊一無所獲,而投資者的資金即將枯竭。
但到了1984年7月,事情有了轉機,克裏福德探險克裏福德計劃打撈“維達”號估值2億英鎊的寶物隊終於宣布了一個激動人心的消息——他們在海底發現了“維達”
號上的3門大炮,還有炮彈和1688年製造的銅錢。新聞媒體為之瘋狂,“海盜王子”薩姆·貝拉米沉沒的寶藏居然要問世了!
探險隊的投資者立刻加大了讚助資金,如果沉船能夠在自己的讚助下找到那將是莫大的殊榮。
刻有“維達號1716”的船在1985年9月被克裏福德探險隊找到,這是整個海底勘測中最有價值的發現,它證明這些殘片的確來自黑薩姆的舊旗艦(海底有很多不知名沉船的殘骸)。自那以後,探險隊已經找到大約10萬件沉船上的物品,除了一些諸如衣服、餐具等各類生活用品外,他們還找到了少量的西班牙金幣、金條、稀有的非洲寶石、大炮、手槍以及航海工具、用來磨刀劍的砂輪等。這些零散殘骸散布海床,遍及超過1。5萬米範圍,但主體船身及金銀珠寶仍然不見蹤影。
2000年,信心十足的克裏福德決定再次出發,去尋找其他的海盜沉船,這次的目標是威廉·基德的“冒險”號。
克裏福德組織了一支更專業的探險隊,隊員包括潛水員、水下攝像專家以及曆史考古學家約翰·布裏。手握收集的曆史資料,克裏福德自信滿滿地聯係上探索頻道,敦促該頻道隨隊拍攝電視專題片。
根據資料所示,“冒險”號的沉沒海域是在委內瑞拉海岸附近,克裏福德確定了沉船位置,就派潛水員進行水下勘測和打撈。但意外的是,考古學家約翰·布裏最終斷定水下的沉船並不是“冒險”號,而是另一個海盜克裏斯托弗·康頓的“火龍”號。康頓在曆史上也製造了多起著名的海上大劫案,其最風光的業績是打劫了一艘土耳其商船,據估計船上的戰利品價值在今天可高達3。75億美元。
資料顯示,基德的“冒險”號和康頓的“火龍”號應該是在同一地區沉沒,但發現的沉船殘骸結構表明,它不是英國造的“冒險”號,而是荷蘭造的“火龍”號。沉船殘骸周圍發現的大量中國瓷器和錢幣顯示,沉船時間是18世紀初葉,和康頓沉船的時間段吻合,而“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