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商業的發展,更多的商人們開始謀求政治上的地位,有許多商人子弟開始參加科舉考試。
那些地主士紳們,受到衝擊,雖然不甘心,可在國家機器麵前,他們隻能是弱勢群體。
大量的沒有產業的佃農開始走向城市,走進工廠,進一步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而那些隱藏的世家們,也因此元氣大傷,雖然也有過幾次反撲,但經濟戰爭也是一場戰爭,他們隻能以失敗告終。
但國內的有些陋習,並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的。
在正德三十年時,秦韻和柳折眉的小兒子也要成親了,而秦韻在十年前,已經在全國建立了多所女子學校,讓女子能夠在這個時代接受教育。
對大明朝而言,秦韻的出現,讓它的發展開始走上了另一條道路,而對大明朝的女子來說,秦韻的出現徹底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
雖說秦韻到了後來,已經退居到了幕後,並沒有武唐武則天那般的功業,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她卻過早地推動女子走出自己的家門,擁有自己的人生追求。
武則天的武唐歸根結底,仍是男人的世界,隻是那個世界的首領是一個女子罷了,而秦韻,她則讓大明的女子開始參與到大明的政治經濟文化各個方麵,讓這時代的女子開始睜眼看世界。
盡管朝堂和民間有許多人反對,但她都置之不理,因為她掌控著大明朝最精悍的軍隊,原本衛所的軍製,該取消的早就取消了,有一部分軍戶子弟變成了大明皇家軍校的學生,有一部分則變成了自耕農,分了一些田地,成了徹徹底底的農民。
辦女子學校的事情,這些人也算默認了,可關於廢除女子纏足的這項陋習,秦韻則麵臨了很大的挑戰。
秦韻讓朱厚照下旨廢除女子纏足的法令。
這個法令在當時是引起了軒然大波的,比曆史上劉瑾的那個讓寡婦再嫁的法令引起的反響都大。
世人都說,至親至近父子,可這世上的有些父女關係,卻冷漠讓人心寒。
為了對抗秦韻破除女子纏足的陋習,一些大臣還有士紳,竟然將自家女兒的腳活生生地扳斷,然後讓女兒跪在安國公的門前表示反抗。
這裏的安國公指的不是別人,正是秦韻的封號。
在為大明朝付出那麼多後,在正德二十五年,也就是五年前,正德皇帝朱厚照下旨封秦韻為一等安國公爵位,世代相傳,但能繼承這個爵位的隻能是女子。
而柳折眉在這麼多年,終於位極人臣,成為正德朝最有名的內閣首輔,執掌內閣二十年。成為大明曆史上最有名的閣臣。
秦韻本興致勃勃地看下人為兒子布置新房,門房的稟報讓她的興致霎時都消失不見,心中反而充滿了濃濃的怒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