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工作使你厭煩,如果你覺得工作是苦悶的差事,如果你隻是把它看做是謀生的必要方式,並時常會想為何沒有更好的機會,那麼你的位置是不合適的。
一 第一份工作
當你看到關於“招聘男性”這樣的廣告語時,想必心情會一下子雀躍起來。是的,這的確是男孩子的福音。
可是,我們的人生也可能因此而變得不順利——實際上我們的一生就不可能一直順利。當原本心中充滿期待的藍圖,由於諸多方麵的原因演變成無數次的失敗時,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從此你將在不利的環境中苦苦掙紮,直到你走出困境。
一旦踏入社會的大門,就意味著謀生的開始。因此,第一份工作是一生的關鍵。此時,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擺在你麵前:你的第一份工作可能完全不符合你的心願。為什麼這樣說,原因在於有很多男孩子總是急於求成,並以自己在踏入社會之前獲得的資曆和技能而驕傲。也正是基於此,這極有可能會導致他們繼續作出錯誤的選擇。更何況,如果他們不了解其他工作的優勢,就可能會執迷不悟,然後繼續做已經被他們的大腦所排斥的工作。
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就是男孩子在得到第一份工作時,很少會意識到未來會怎樣。對此,他們應該考慮,這一切是否是他所渴望的;是否有助於發展畢生的事業;是否會使他隻專注於一個不適合的位置上,而這有可能與他一生該做的事業毫無關係。
找到一份工作並持之以恒地奮鬥一生,這樣的事純屬偶然。男孩子求職隻是想要找個工作來做,並沒有仔細考慮自己是否適合這份工作,是否做了方枘圓鑿的事。因此,事實結果總是這樣的:直到成年了,他依然處在他當年選擇的那個職業的位置上。盡管也有很多人發生了改變,但絕大多數男性工作者依然處於最開始從事的行業中。這種現象是很普遍的。
當一個人麵臨生活的選擇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明智的指導。因為,這個最重大的決定會影響他一生的命運。
一般來說,在得到真正合適自己的工作機會之前,我們就策劃和抉擇了自己的整個未來。等到相關閱曆及經驗豐富之後,我們自然是不願放棄年輕時在工作中積累的大量的寶貴經驗。其原因很簡單,如果能為自己的抉擇堅持下去,多年積累的經驗就會為自己的未來儲存巨大的能量和動力。盡管我們經常會認識到最初的選擇並不明智,但還是很可能會堅持那份工作,而不去作出改變。
對男孩子來說,如果出去闖蕩隻是為了找工作而找工作,這將是一件需要認真考慮的事。因為,他們可能完全不適合這份工作,但雄心和勤奮仍有可能使他們有個良好的開始,即便這一切都隻是假象:比如,他們可能會頻繁地得到加薪。可是,能夠得到加薪並不意味著這份職業就是最適合他們的。即使有一天他們確實意識到當初的選擇是錯誤的,但父母可能會勸說他們,放棄目前從事已久的工作和多年積累的寶貴經驗是愚蠢的。
因此,他們可能會繼續在目前並不合適的崗位上不厭其煩地、平凡地工作著。而這時,如果他們身在自己熱愛的職業工作中,是可以盛名遠揚的。
這個世界上做著與自己格格不入的事太多了。很多人完全靠嚴格的培訓和不懈的努力把工作做得很好。這樣的人即使他們生活得還不錯,但當他們意識到自己不適合做這份沉悶的工作時,滿足感就會大大減弱。因為,人們會意識到他們並沒有完全地理解生活的真正內涵。要知道,謀生隻是職業最微乎其微的一種功能,而一個合適的職業將給你帶來最大的滿足感。
對第一份工作而言,一旦選擇了就很難再改變。最初,人們會為了一份工作付出很多的代價,然而,以後即使遇到了更合適的工作,再要付出這樣的代價卻很難。這是因為,你自己很難下定決心再從基層做起,很難再花幾年的時間去學習和培訓。人們堅持做不適合的工作,其原因就在於此。另外,這也是造成許多人在職業生涯中處於不利境地的主要原因。
如果在幾天或幾星期內就適應了一份工作,就意味著你並沒有真正地理解和掌握這份工作。這樣的你將永遠都不會知道何時會有人代替你的位置。但是,如果你願意付出代價,花幾年的時間去準備,做一些本質上特別合適你而且與眾不同的事情,並且堅持不浪費時間、不揮霍生命,那麼你被人取代的危險性就很小。
最近,紐約市對那些在最低法定年齡(14歲)就離校的男孩和女孩作了調查。在25000個被調查的案例中,有23000人從事非技術性行業。報告中寫道:“在這些行業中,每個行業都有100多萬名工人,這其中包括了在最低法定年齡就離校的10857個男孩和11924個女孩。有超過90%的人在從事非技能的職業,如家政服務、小企業職員、機器操作員、辦公室職員、助手、包裝工、郵遞員、送報人等。”
根據這份調查報告,他們得出了這樣的結論:這些在學業上半途而廢離開學校的孩子唯一的工作機會顯然就是非技術性職業。此外,由於是做學徒,他們在一開始就必須被迫接受很低的工資待遇。也正是如此,這些很早就離開學校的男孩不願意讀職業學校,或是學習一種技術性技能,如修理水管或其他各種手藝活。於是,這些男孩和女孩就構成了社會的閑散人群,這種情形對社會造成很大影響。